【題目】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時,進行了以下三種處理。請回答下面的問題。
試管 | 實驗材料 | 加入物質 | 是否攪拌 | 處理方式 |
1號 | 饅頭碎屑 | 2毫升唾液 | 充分攪拌 | 37℃,10分鐘 |
2號 | 饅頭碎屑 | 2毫升清水 | 充分攪拌 | 37℃,10分鐘 |
3號 | 饅頭塊 | 2毫升唾液 | 不攪拌 | 37℃,10分鐘 |
(1)分析1號試管和2號試管這一組實驗,實驗變量是___________ ;其中,_____號試管作為對照組。
(2)10分鐘后取出三支試管,各滴加2滴碘液,搖勻,發(fā)現(xiàn)______號試管中的饅頭遇碘后不變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結論:饅頭變甜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的分泌都有關系。
【答案】唾液的有無 1 1 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麥芽糖,麥芽糖遇碘不變藍 牙齒的咀嚼 舌的攪拌 唾液
【解析】
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對照實驗。此題考查的是對照實驗中變量的設置問題,宜從該方面著手解答。
(1)①和②以“唾液”為變量形成對照實驗,故①和②中除唾液不同外其它條件都相同,其中1號是正常情況下是對照組。
(2)10分鐘后取出三支試管,各滴加2滴碘液,搖勻,發(fā)現(xiàn)1號試管中的饅頭遇碘后不變藍,是因為1號試管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麥芽糖,麥芽糖遇碘不變藍。
(3)饅頭在口腔中變化可以用實驗來驗證。驗證饅頭變甜與唾液的消化作用有關的實驗中,設置的變量是唾液,設計了有唾液和沒有唾液(等量清水)這一對對照實驗,通過實驗可以發(fā)現(xiàn)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與唾液的分泌有關;驗證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對淀粉的消化有關,設置變量時可以一組用饅頭塊,一組用饅頭碎屑;這樣能夠證明牙齒的切碎和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攪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與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進淀粉的變化。饅頭變甜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關系。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脊椎動物的運動是在_________的支配下,依靠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_的協(xié)調一致來完成的。動物全身的_______構成骨骼,骨骼是動物體的支架,________附著在骨上,在______的支配下,_______收縮和舒張,牽拉著所附的骨,以______為樞紐產生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木糖醇口香糖的廣告詞提到:木糖醇能抑制造成齲齒的細菌的生長和繁殖.小王想探究這種說法是否屬實,他設計了如下方案:
步驟1:遨請10位齲齒患者參與實驗,并將他們平均分成甲、乙兩組;
步驟2:甲組在飯后咀嚼木糖醇口香糖,乙組不咀嚼口香糖;
步驟3:制備11份適合細菌生長和繁殖的培養(yǎng)基并編號;
步驟4:將培養(yǎng)基同時如何處理;
步驟5:用10根無菌棉棒分別擦取甲、乙兩組參與者的口腔內部,然后分別在10份冷卻后的培養(yǎng)基上輕輕涂抹;剩余的一份培養(yǎng)基不做處理.
步驟6:把11份培養(yǎng)基放在同一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觀察并統(tǒng)計培養(yǎng)基中的什么 .
(1)請將步驟4,6填完整.步驟4:________;步驟6:________
(2)不做處理的培養(yǎng)基在本實驗中的作用是________ .
(3)小王的實驗方案中兩處明顯不足,請找出并改進:①________ , ②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海洋魚類日益減少,有些種類甚至面臨消失,主要原因是( )
A. 魚類食物短缺
B. 海洋魚類產量過低
C. 人類過度捕撈
D. 人類過度捕撈以及環(huán)境污染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判斷題。
(1)受精卵只有到達母體子宮才開始進行分裂和分化。(_______)
(2)進入青春期,腦的質量迅速增加,腦的內部結構和功能卻不斷分化、發(fā)展和完善。(________)
(3)我們吃進去的所有物質都能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________)
(4)口腔中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的過程不屬于對食物的消化。(________)
(5)菜市場的豬小腸一般比豬大腸顏色要紅些,這與小腸的毛細血管更豐富有關。(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探究了“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其操作過程如表所示.
試管 | 實驗材料 | 唾液 | 清水 | 處理方法 |
1 | 饅頭碎屑 | 2mL | 0mL | 攪拌,放入37℃的溫水,10分鐘后,滴加2滴碘液,搖勻 |
2 | 饅頭碎屑 | 0mL | 2mL | 攪拌,放入37℃的溫水,10分鐘后,滴加2滴碘液,搖勻 |
3 | 饅頭塊 | 2mL | 0mL | 不攪拌,放入37℃的溫水,10分鐘后,滴加2滴碘液,搖勻 |
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裝置為什么要放入37℃溫水中處理?_____.
(2)上述實驗中,只模擬了牙的咀嚼和舌的攪拌的是_____號試管.
(3)通過1號試管和2號試管的對照實驗,可以證明_____的作用.1號試管的現(xiàn)象是_____.
(4)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在上述實驗方案的基礎上,想進一步探究“溫度對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響”,又設置了4號試管放在0℃的水中,請你判斷4號試管滴加碘液后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實驗結論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顯微鏡使用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顯微鏡中物鏡和目鏡都具有放大功能
B. 視野中看到的物像不清晰時應該調節(jié)粗準焦螺旋
C. 對光時使用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D. 觀察的實驗材料必須是薄而透明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微生物在我們周圍無處不在,與人類關系極為密切.下列有關微生物的敘述科學的是( )
A. 微生物對人類有的有害,有的被人類利用為人類服務,如利用青霉素制取抗生素
B. 微生物是一類個體微小結構簡單的生物,都是單細胞生物
C. 在食品加工中,利用酵母制取酸奶
D. 微生物生活方式都是腐生,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研制抗瘧疾新藥青蒿素,獲得201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
(1)瘧疾是瘧原蟲侵犯紅細胞而引起的血液傳染病.人體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_____。
A.加速血液凝固B.抵抗入侵的病菌C.運輸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2)對瘧疾患者進行隔離治療,在防治傳染病的措施中屬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