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2)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系,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
(3)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4)有毒物質沿著食物鏈積累,這種現象叫生物富集.
(5)一般情況下,各成分的數量和所占比例會維持在相對穩定狀態,這就是生態平衡.
解答 解:(1)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綠色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細菌和真菌).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為植物自身、消費者、分解者提供有機物(食物)和氧氣,因此生產者是草.動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必需靠吃現成的有機物為食,因此屬于消費者,直接以植物為食的消費者是兔和鼠,分解者是細菌真菌,能將動植物遺體、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供生產者利用.(2)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系,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這些食物鏈相互關聯,就形成了食物網;該食物網中有5條食物鏈:草→兔→鷹;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鷹;草→鼠→蛇→鷹.最長的一條食物鏈是草→鼠→蛇→鷹.
(3)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食物鏈中的生物是相互制約、相互依賴的,一種生物數量的變化會導致其他生物數量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大量獵狐后,鼠由于天敵減少而大量繁殖;鷹因食物增加,營養物質儲存豐富,繁殖力會增強,因此鷹的數量增加.
(4)有毒物質沿著食物鏈積累,營養級別越高,有毒物質含量越高.貓頭鷹在食物鏈的末端營養級別最高,則體內的有毒物質的含量最高.
(5)一般情況下,各成分的數量和所占比例會維持在相對穩定狀態,這就是生態平衡.
故答案為:
(1)草;兔、鼠; 細菌、真菌;
(2)5;草→鼠→蛇→鷹;
(3)增多;增多;增強;
(4)鷹;
(5)相對穩定;生態平衡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釋實際問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嫁接時要將砧木與接穗的形成層緊密地壓在一起 | |
B. | 果農想在“國光”蘋果園內引種“紅富士”蘋果,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是嫁接 | |
C. | 在一株開紅花的月季上,嫁接了一技開黃花的月季枝條,新接上的枝條上的花為黃花 | |
D. | 嫁接的后代具有更大的變異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化石是研究地球上生物進化的最主要、最可靠的證據 | |
B. | 生物進化的每個環節都有化石證據 | |
C. | 越晚形成的地層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結構越簡單、越低等 | |
D. | 在最古老的地層中也有生物化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