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潛水愛好者在未知海域探險,發現一種動物的身體呈輻射對稱,用觸手上的特殊結構麻醉獵物。由此推測,下列動物與其基本結構相同的是( )
A.海馬B.水母C.渦蟲D.水蚤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生物興趣小組計劃通過實驗探究溫度對蛙卵孵化的影響,下面是他們的實驗 方案:
第一步:取蛙卵 20 枚,平均分成 4 等份。
第二步:將它們分別放入 4 只燒杯中,加入等量的純凈水。
第三步:將各燒杯中水的溫度分別控制在 15℃、20℃、25℃和 30℃。
第四步:將各燒杯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記錄 5 日內各燒杯中卵的孵化數。
請回答:
(1)指出上述實驗方案的不足之處:
①_____;
②_____。
(2)下表是他們改進方案并實施實驗后,得出的實驗結果:
溫度(℃) | 15 | 20 | 25 | 30 |
蛙卵孵化數(枚 | ) 60 | 95 | 160 | 80 |
通過該實驗能否確定蛙卵孵化的最適溫度是 25℃? ______________ (能或不能)。
(3)繁殖季節,雄蛙和雌蛙經過____(某種行為),分別將精子和卵細胞排放到水 中,兩者結合形成受精卵,可見青蛙的受精方式為 _________________ 。青蛙的發育 過程,大體經歷了受精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個階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某同學探究“影響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時的部分操作。她所探究的外界條件是
瓶號 | 實驗材料 | 瓶蓋處理 | 溫度 |
甲 | 浸水的棉花+玉米種子 | 打開瓶蓋 | 室溫 |
乙 | 浸水的棉花+玉米種子 | 擰緊瓶蓋 | 室溫 |
A.氧氣B.水分C.溫度D.陽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材料分析題:
材料一:2019年5月13日,江蘇省東臺市衛健委接到市人民醫院報告,該院血液凈化中心血透患者中新發生丙肝抗體陽性,疑似發生院內感染。經對所有血透患者的篩查檢測,共診斷確認丙肝病毒感染69例。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種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傳播途徑為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等,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HCV的感染率約為3%,估計約1.8億人感染了HCV,每年新發丙型肝炎病例約3.5萬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導致肝臟慢性炎癥壞死和纖維化,部分患者可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HCC)。未來20年內與HCV感染相關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細胞癌導致的死亡)將繼續增加,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極大,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和公共衛生問題。
材料二:目前尚未有丙型肝炎疫苗問世,預防丙肝應做到:確實減少丙肝病毒感染發生率,丙肝病毒主要通過輸血或血制品、血液透析、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性傳播、母嬰傳播以及未經嚴格消毒的醫療器械等途徑傳染;;共用剃須刀、牙刷、文身和穿耳環孔等也是潛在的傳播方式;尚有少數病人傳播途徑不明,為減少丙肝發生率必須避免上述行為、現象發生。有患者得了丙肝,采用抗生素治療效果并不顯著。
(1)丙型肝炎的病原體是_____。
(2)江蘇東臺人民醫院透析患者感染丙肝的途徑屬于_____。
(3)因丙型肝炎傳染性強,且無疫苗預防,因此對丙肝患者要盡量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這些措施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_____。
(4)某人曾注射過乙肝疫苗,注射乙肝疫苗對丙肝病毒有無免疫力?為什么?_____,_____。
(5)某人得了丙肝,用抗生素治療效果不顯著,由此你在安全用藥方面得到什么啟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經記錄的動物有150多萬種,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與其生存環境相適應的結構。下列動物與其結構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家鴿﹣呼吸器官是鰓B.蝗蟲﹣足和觸角都分節
C.渦蟲﹣消化腔有口有肛門D.蚯蚓﹣運動器官是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掌握勃利縣城內環境污染的現狀,某研究小組先后到恒煤公園、鐵西學校周邊、新起街、元明街、勃利鎮等地進行調查,這種生物學研究的方法是( )
A.測量法B.實驗法C.觀察法D.調查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