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校生物興趣小組計劃通過實驗探究溫度對蛙卵孵化的影響,下面是他們的實驗 方案:
第一步:取蛙卵 20 枚,平均分成 4 等份。
第二步:將它們分別放入 4 只燒杯中,加入等量的純凈水。
第三步:將各燒杯中水的溫度分別控制在 15℃、20℃、25℃和 30℃。
第四步:將各燒杯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記錄 5 日內各燒杯中卵的孵化數。
請回答:
(1)指出上述實驗方案的不足之處:
①_____;
②_____。
(2)下表是他們改進方案并實施實驗后,得出的實驗結果:
溫度(℃) | 15 | 20 | 25 | 30 |
蛙卵孵化數(枚 | ) 60 | 95 | 160 | 80 |
通過該實驗能否確定蛙卵孵化的最適溫度是 25℃? ______________ (能或不能)。
(3)繁殖季節,雄蛙和雌蛙經過____(某種行為),分別將精子和卵細胞排放到水 中,兩者結合形成受精卵,可見青蛙的受精方式為 _________________ 。青蛙的發育 過程,大體經歷了受精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個階段。
【答案】蛙卵數太少 采用的是純凈水 不能 抱對 體外受精 蝌蚪 幼蛙 成蛙
【解析】
(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3)青蛙是雌雄異體,體外受精,精子和卵細胞在水里完成受精。青蛙的變態發育過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1)取蛙卵 20 枚,平均分成 4 等份,每份只有5枚蛙卵,5枚蛙卵數量太少,存在偶然性,而且青蛙生活在沒有污染的池塘水中,在純凈水中青蛙的呼吸會受到影響,因此上述實驗方案的不足之處是①蛙卵數太少、②采用的是純凈水。
(2)通過該實驗不能說明蛙卵孵化的最適溫度一定是25℃,因為25℃到30℃之間溫度變化幅度大,不能確定蛙卵孵化的最適溫度的準確值。
(3)繁殖季節,雄蛙鳴叫吸引雌蛙前來抱對,分別將精子和卵細胞排放到水中,兩者結合形成受精卵,可見青蛙的受精方式為體外受精。青蛙的發育過程,大體經歷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個階段,屬于變態發育。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探究“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生長發育的影響”的實驗過程,首先取兩個相同的玻璃缸,分別貼上標簽A、B。其余步驟如下表所示: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組別 實驗步驟 | A缸 | B缸 |
① | 1000mL池塘水 | 1000mL自來水 |
② | 分別加入同時期孵化出的蝌蚪各2只 | |
③ | 每天飼喂,每隔一天飼喂加入少量甲狀腺激素的飼料 | 每天飼喂 等量的飼料 |
④ | 兩缸保持適宜蝌蚪發育的恒定水溫 | |
⑤ | 每天記錄蝌蚪的生長發育情況 | |
實驗結果 | 平均26天發育為青蛙 | 平均37天發育為青蛙 |
(1)該實驗探究的問題是 _____ ?
(2)這個實驗過程,有兩個環節不夠嚴謹,請你找出,并加以修改完善:
第一處是:_____。
第二處是:_____。
(3)補充完整實驗步驟的第三步B缸處的內容:_____。
(4)設置B缸的目的是 _____。
(5)根據該實驗的結果寫出實驗結論:_____。
(6)實驗結束后,應該如何處理已發育的青蛙?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某醫院化驗室對甲、乙、丙三人尿液成分分析的結果(單位:g/mL)。請根據表中的有關數據分析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
成分 | 水 | 蛋白質 | 葡萄糖 | 無機鹽 | 尿素 |
甲 | 95 | 0.32 | 0 | 1.5 | 1.95 |
乙 | 95 | 0 | 0 | 1.5 | 1.95 |
丙 | 95 | 0 | 0.06 | 1.5 | 1.95 |
A.腎單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結構單位
B.甲可能是腎小球出現炎癥
C.丙可能因腎臟的濾過作用有問題而患有糖尿病
D.甲、乙、丙三個人的原尿中都有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鳥類適于空中飛行生活特點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體表覆羽,前肢變成翼B.氣體交換的部位是肺和氣囊
C.胸肌發達能有力地扇動兩翼D.食量大,為飛行生活提供大量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事例一:我國某海島的天然林覆蓋率在1956年為25.7%,1964年為18.7%,1981年僅為8.53%,并且因遮蔽地面程度大大降低,從而導致了坡壘等珍稀樹種瀕臨滅絕,裸實等珍貴藥用植物已經絕跡。
事例二:我國西北某縣野生甘草的面積1967年為4萬公頃,30年后已有一半被挖盡,我國的野馬已經絕跡,野駱駝等野生動物也瀕臨滅絕。
事例三:一種原產日本的林業害蟲,于20世紀80年代侵入我國華東沿海地區,并且由于缺少天敵而蔓延開來。據1990年統計,這種害蟲使該地區13萬多公頃的馬尾松林受到危害。
(1)事例一說明造成這兩種野生生物瀕危或滅絕的主要原因是_____。
(2)事例二說明造成這些野生生物資源明顯減少或絕跡的原因是______。
(3)事例三說明:由于_______入侵或引種到_______的地區,使得這些地區原有物種受到威脅。
(4)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作為一名公民應當怎樣做?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潛水愛好者在未知海域探險,發現一種動物的身體呈輻射對稱,用觸手上的特殊結構麻醉獵物。由此推測,下列動物與其基本結構相同的是( )
A.海馬B.水母C.渦蟲D.水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