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在結構上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在下列結構中,你認為大熊貓身體細胞中具有的結構有( )
①細胞壁 ②細胞膜 ③細胞核 ④線粒體 ⑤葉綠體 ⑥液泡
A. ①②③④⑤⑥B. ③④⑤C. ②③④D. ④⑤⑥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張前臂受傷,血流不止,李明對他實施急救.當用手按壓傷口近肘一端時,血流仍不止;改為按壓傷口近腕一端時,血流立即停止.由此推知受傷的血管是( )
A. 動脈B. 靜脈
C. 毛細血管D. 三種血管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動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 蜜蜂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時可以幫助植物傳粉
B. 動物通過呼吸作用將體內部分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從而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C. 松鼠將收獲的松子儲存在地面下,可以幫助植物傳播種子
D. 從國外引進某種動物不會影響生態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鼠婦,又叫潮蟲,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當你搬動花盆或石塊,會發現花盆或石塊下的鼠婦很快就爬走了,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環境變明亮了嗎?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此進行了探究。他們在鐵盤內放上一層濕土,一側蓋上不透光的紙板,另一側蓋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鐵盤兩側的中央處各放1只鼠婦,觀察鼠婦的行為。清你結合實驗過程分析回答:
(1)他們提出的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分布嗎?
(2)作出假設:_____
(3)在實驗中所用鼠婦的數量最好是_____。
A.一只 B.兩只 C.三只 D.十只
(4)該實驗中的變量是_____,明亮與陰暗形成了一組_____實驗。
(5)同學們對此實驗重復了5次,結果如下: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陰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為了使實驗結論更準確,應對上述數據做怎樣的處理?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動物都有與各自生活環境和習性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特征。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縊蟶柔軟的身體表面有_____,運動器官是_____。
(2)鯽魚的身體呈流線型,可以_____。
(3)娃娃魚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_____呼吸;成體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_____呼吸,_____可輔助呼吸。
(4)蜥蜴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用_____呼吸;在陸地上產卵,卵表面有堅韌的_____。
(5)家鴿和蝗蟲都是我們熟悉的動物,它們的呼吸器官分別是_____和_____。
(6)狼、鹿等陸生動物具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_____,能夠對多變的環境及時作出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面的資料并回答問題:
資料一 :一只失去雛鳥的美國紅雀,總是給養魚池邊浮到水面張口求食的金魚喂它捕來的昆蟲,就像喂養自己的雛鳥一樣,一連喂了好幾個星期。
資料二:很多年前,在英格蘭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開了放在門外的奶瓶蓋,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學會了偷喝牛奶。
(1)從行為獲得的途徑來說,美國紅雀喂魚的行為屬于 ________行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為屬于______ 行為。
(2)美國紅雀喂魚的行為是由其體內的_______所決定的行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為是在________因素的基礎上,通過________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為。從維持動物自身生存的意義上來說,后一行為比前一行為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動物的行為常常表現為各種各樣的運動。分析資料一,并說出其中動物通過運動完成自己行為的一個實例: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綠色開花植物(如椰子樹)的細胞和哺乳動物(如豬、貓、狗)的細胞中都有的結構是( )
①細胞壁 ②細胞膜 ③細胞質 ④細胞核 ⑤葉綠體 ⑥線粒體 ⑦大液泡
A. ②③⑤⑥B. ①③④⑤C. ②③④⑥D. ①③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從古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最有決定意義的階段是( )
A. 古猿的樹棲生活
B. 學會使用和制造工具
C. 古猿從樹棲到地面,四肢行走轉變為直立行走
D. 產生了語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