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
(2)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
(3)能量流動是指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入(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傳遞(流入下一營養級,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過程.下一營養級的能量來源于上一營養級,各營養級的能量有三個去向:①該生物呼吸作用散失;②流入下一營養級;③流入分解者.能量在沿著食物鏈、食物網流動的過程中是逐級遞減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夠流入下一個營養級.
(4)在生態系統中,有害物質可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其濃度隨著營養級別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這種現象叫生物富集.
(5)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擾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
(6)動物體的結構層次從微細到宏大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
解答 解:(1)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在生態系統中只有綠色植物草才能進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陽能,所以此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起點是草;能量在流動過程中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和少部分流向分解者,導致能量越來越少,因此“在傳遞過程中”,能量變化趨勢是減少.
(2)“圖一只表示出該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和消費者,除此之外”,生態系統完整的生物部分還用包括分解者,圖中食物鏈有:草→兔→鷹、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鷹、草→鼠→蛇→鷹,因此,該食物網由5條食物鏈組成.
(3)能量沿著食物鏈流動逐級遞減.在“草→鼠→蛇→鷹這條食物鏈中”,儲存能量最多的是草、儲存的能量最少的是鷹.圖二中能量最少的是甲,能量最多的是丁,因此“若圖二表示草→鼠→蛇→鷹這條食物鏈中的四類生物按順序建立的能量金字塔”,則甲對應的生物是鷹,丁對應的生物是草.
有毒物質沿食物鏈流動逐級積累,營養級越低有毒物質積累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積累越多.在食物鏈中營養級最高的是鷹,所以“若圖一的土壤中含有某種難以分解的有毒物質”,在這條食物鏈中體內有毒物質積累最多的生物是鷹.
(4)生物種類越多.食物鏈越復雜,營養結構越復雜,自動調節能力越強.而該生態系統生物種類較少,營養結構簡單,因此,森林生態系統與圖一所處的生態系統相比,自動調節能力強(強/弱)
(5)圖一中兔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的順序是細胞(受精卵)→組織→器官→系統→兔子.
故答案為:(1)食物鏈;食物網;草;減少
(2)分解者;5
(3)鷹;草;鷹
(4)強
(5)細胞(受精卵);器官;系統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生態系統的組成、食物鏈的概念、物質能量的流動、生物富集的特點以及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血液的顏色主要決定于圖中的【1】紅細胞 | |
B. | 當人體被細菌感染而發炎時,圖中【3】白細胞的數目會顯著增加 | |
C. | 圖中【2】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 |
D. | 顯微鏡下不易觀察到,且體積最小,形狀不規則的是白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萌發的種子能放熱,吸收氧 | |
B. | 萌發的種子能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 |
C. | 煮熟的種子能放熱,吸收氧 | |
D. | 煮熟的種子既不能吸收氧,也不能放出二氧化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觀察法 | B. | 實驗法 | C. | 測量法 | D. | 調查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