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幾種生物和人的生殖和發育的描述中,最準確的說法是( )
A.桃、梨等既可進行有性生殖,又能進行無性生殖
B.家蠶、蝗蟲都進行有性生殖,都是完全變態發育
C.所有鳥類的生殖發育都有求偶、交配、筑巢、產卵、孵卵和育雛幾個階段
D.人的青春期發育的開始年齡,男孩比女孩早兩年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聊城市冠縣七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顯微鏡的使用方法正確的是( )
A.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然后對光
B.對光時要轉動轉換器,使高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C.找像時,應使鏡頭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再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D.若物像不在視野中央而是偏左,應向右移動玻片標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八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基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具有特定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叫基因
B.只有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能表現出來
C.在人的體細胞內.基因是成對存在的
D.在生物傳種接代過程中,傳下去的是控制性狀的基因而不是性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德州市慶云縣八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遺傳病是指由于遺傳物質改變所致的疾病.具有先天性,終生性和家族性.病種多、發病率高.目前已發現的遺傳病超過3000種,估計每100個新生兒中約有3﹣10個患有各種不同的遺傳病.如圖所示是某家族的遺傳圖譜,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從遺傳學角度來說,人有正常與患病的不同,這稱為 ,Ⅰ2產生的卵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 條.
(2)根據遺傳圖譜可以分析,這一對正常夫婦的基因組成分別為 (用B、b分別表示顯性和隱性基因).
(3)Ⅱ2雖然表現正常,但他可能攜帶致病基因,從理論上推算他攜帶致病基因的幾率是 ,如果Ⅲ1和Ⅲ2結婚,其后代為患病男孩的最大幾率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德州市慶云縣八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小明長得非常像他母親,這可能是由于( )
A.從母親得到了較多的染色體 B.從母親得到的顯性基因較多
C.長期和母親生活,耳濡目染 D.長期主動地模仿和學習母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德州市慶云縣八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果實的形成,圖中①、②、③、④分別為( )
A.子房、胚、果實、受精卵 B.子房、胚珠、果皮、種子
C.胚珠、受精卵、果皮、胚 D.子房、珠被、果皮、種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九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為了悼念5.12逝去的亡靈,也為了讓悲劇不再重演,今年5月12日宜春多所學校舉行了防震抗災演練等系列活動.請回答下列有關活動過程中的生物問題:
(1)在現場逃生活動中,警報聲一響,同學們迅速抱著腦袋藏到課桌洗,這一行為中包含的反射主要屬于 反射.反射是通過反射弧來完成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 、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部分.
(2)通過視頻,同學們觀看到:面對鮮紅的血液從傷者下肢噴射而出時,醫務工作者立即在傷口的 (填“近”或“遠”)心端進行包扎止血;面對失血過多的傷員,要緊急輸血,由于血型不合的人之間輸血,很可能會出現 細胞凝集現象,所以在輸血前必須做交叉配血試驗.
(3)災難過后,災區很容易爆發傳染病.所以在視頻中,同學們也看到了一些穿著白大褂的工作者在噴射著消毒液,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看,對災區噴射消毒液屬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撫州市七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動,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裝置,請分析回答:(注: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首先將甲、乙兩個裝置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使葉片中原有的 運走耗盡.然后在光下照射幾小時,從甲、乙裝置中各取一片葉,經酒精脫色后,滴加碘液,變藍的是 (填“甲”或“乙”)裝置.此實驗現象可以證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在實驗過程中,玻璃罩內壁出現的水珠主要來自植物的 作用,水分是通過葉片上的 散失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七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患壞血病是由于缺乏( )
A.維生素A B.維生素B1
C.維生素C D.維生素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