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學習小組用20只鼠婦做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的實驗,其實驗記錄和記錄如下:
組別 | 光線 | 土壤適量 | 土壤溫度 | 鼠婦數 | 10分鐘后的鼠婦數 |
A組 | 明亮 | 干燥 | 25℃ | 10只. | 0只 |
B組 | 黑暗 | 潮濕 | 25℃ | 10只 | 20只 |
(A、B兩組環境是相同的),該實驗設計的不妥之處是( )
A.土壤溫度B.首先應將20只鼠婦都放在黑暗的這一邊
C.B組也應放干燥的土壤D.不符合單一變量原則,應將A組也放潮濕的土壤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新疆地區晝夜溫差大,那里出產的瓜果特別甜,這是因為( )
A.白夭和夜間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強,積累的有機物少
B.白天和夜間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弱,積累的有機物少
C.白天光合作用弱,夜間呼吸作用強,積累的有機物多
D.白天光合作用強,夜間呼吸作用弱,積累的有機物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你參加過以倡導“低碳生活”為主題的“地球一小時”活動了嗎?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請回答下列有關低碳生活的問題:
(1)煤炭、石油、天燃氣的燃燒與人的呼吸一樣,會消耗大氣中的_____并釋放出______氣體。綠色植物可以通過______作用吸收燃燒釋放的氣體。
(2)吸煙不僅違背低碳的生活方式,而且主要會對人體的______系統造成嚴重危害。
(3)在日常生活中,你應該如何響應低碳的生活方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運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等植物生理作用的原理解答下列實際問題:
(1)移栽植物時常在陰天或傍晚進行,并剪去大量枝葉,其目的是降低植物的_____,有利于成活。
(2)大棚內栽種作物,在增強光照的同時,增加二氧化碳濃度,其目的是提高植物的_____作用,促進有機物的合成,提高作物產量。
(3)農田土壤板結或水淹時,植物受害的原因是根的_____受到抑制,因而栽種植物時要及時疏松土壤和防澇排澇。
(4)新收獲的小麥要盡快曬干,目的是抑制其_____作用,避免小麥萌發或發霉。
(5)農作物應當合理密植才能使產量提高,這利用了植物的_____作用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綠色植物養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下列關于綠色植物生活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清明前后,種瓜點豆”表明種子的萌發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
B.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無機鹽只有含氮、含磷和含鉀的無機鹽
C.被子植物精子和卵細胞結合發生在花粉管里
D.蒸騰作用散失了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水分,這對植物來說是一種浪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細菌區別于真菌的特征有( )
①細胞內有真正的細胞核 ②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③主要通過細胞分裂繁殖后代 ④主要營寄生生活或腐生生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仔細閱讀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生物學家曾做過這樣的實驗:把章魚放在大魚缸里,中間放一塊玻璃板,將浴缸隔成左右兩部分,其高度低于魚缸的高度,使章魚能從魚缸的一側越過玻璃板游向另一側。隨后,將食物(如小蝦)放在遠離章魚的那一側。起初章魚看見食物時,只是撲向玻璃板,朝玻璃板亂撞,不會繞過玻璃板去捕捉食物。多次碰撞后,章魚才會越過玻璃板去捕捉小蝦。其他動物也具有這種本領,如狗能較快地學會繞道;而猴子只需兩三次就能學會繞道捕獲食物。
(1)章魚在動物分類上屬于_____動物。
(2)章魚、狗和猴子越過障礙而獲取食物,都屬于_____行為,這種行為是動物在_____因素的基礎上。
(3)上述實驗證明;動物越高等,_____行為越復雜,越能更好地利用經驗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大大增強了它們_____的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