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對生物多樣性保護最有效措施措施是( )
A. 建立瀕危動物繁育中心 B. 建立自然保護區
C. 建立瀕危物種的種質庫 D. 進行大量的人工飼養和馴化
【答案】B
【解析】
為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我們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如建立自然保護區,建立自然保護區又叫就地保護。有時把瀕危物種移入動植物遠進行專門的保護,建立種質庫等,也叫遷地保護。還相繼頒布了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依法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有的要進行用人工養殖栽培和人工繁殖的方法搶救瀕危物種等。
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建立自然保護區是指把包含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又叫就地保護。自然保護區是“天然基因庫”,能夠保存許多物種和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天然實驗室,為進行各種生物學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館,是向人們普及生物學知識,宣傳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場所。因此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對于我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正確。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中學生物科技活動興趣小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內的消化”時,進行了以下實驗:
試管編號 | 1 | 2 | 3 |
饅頭碎屑或塊 | 碎屑適量 | 碎屑適量 | 饅頭塊適量 |
清水或唾液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震蕩后保溫 | 37℃水浴中保持10分鐘 | ||
加入碘液 | 2滴 | ||
結果 | 不變藍 | 變藍 | 變藍 |
請回答下列問題:
(1)1號試管與2號試管要形成一組對照實驗,在2號試管的A處應加入_______,其變量是_____________。
(2)1號試管不變藍的原因是淀粉被分解成了_______________ 。
(3)1號試管與3號試管的比較可以證明:口腔中____________________,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4)實驗中必須把3支試管都放入37℃的溫水中,這是為了保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才能成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每年的 5 月 20 日是“中國學生營養日”。合理營養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下列飲食習慣及解釋正確的是
A. 多吃含膳食纖維食物,以供給能量B. 營養保健品營養豐富,可代替食物
C. 功能性飲料含無機鹽,可以代替水D. 一日三餐營養均衡,葷素合理搭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呼吸道不僅能保證氣體__________通過,而且還能對吸入的氣體進行處理,使到達肺部的氣體__________、濕潤、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細菌和真菌被稱為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經高溫滅菌處理并密封的環境以及真空中一般不可能有細菌和真菌
B.細菌和真菌的生活具備的基本條件是水、營養物質、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C.細菌和病毒一樣,都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細胞內
D.制作泡菜的泡菜壇除加蓋外,還要用一圈水來密封,目的是防止外界空氣進入壇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麻雀是鳥綱雀形目文鳥科麻雀屬鳥類的通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麻雀棲息于居民點和田野附近。白天四處覓食,活動范圍在2.53千米以內。在地面活動時雙腳跳躍前進,不耐遠飛,鳴聲喧噪。主要以谷物為食。當谷物成熟時,多集結成群飛向農田吃谷物。繁殖期食部分昆蟲,并以昆蟲育雛。繁殖力強。在北方,34月開始繁殖,每年至少可繁殖2窩。巢簡陋,以草莖、羽毛等構成,大都建在屋檐下和墻洞中。每窩產卵46枚。卵灰白色, 布滿褐色斑點。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1112天。雛鳥全身裸露,15天以后才能出飛自行覓食。請回答下列問題:
(1)麻雀的外部形態和內部結構適于飛行,其呼吸方式為_____________。
(2)麻雀的雛鳥出殼時全身裸露,15天以后才能出飛自行覓食,屬于______________。
(3)在麻雀居住集中的地方,當有入侵鳥類時它們會表現得非常團結,直至將入侵者趕走為止。從獲得途徑上看,麻雀的這種行為屬于______________行為。
(4)下列四種動物中,與麻雀生殖方式最接近的是_______。
A.大鯢 B.蛇 C.中華鱘 D.蝙蝠
(5)麻雀主要以谷物為食,上世紀五十年代,人們一度將麻雀列為四害之一,曾對它們進行過大規模的圍剿。結果造成麻雀數量銳減,蟲災頻發。從生態學的角度看,你認為麻雀不能滅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