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H7N9禽流感危害疫區人們健康。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從免疫角度看,甲型H7N9流感病毒是一種抗體
B.H7N9禽流感主要通過飛沫、空氣傳播,屬于消化道傳染病
C.對已確診的甲型H7N9流感患者進行隔離治療,屬控制傳染源
D.通過注射H7N9流感疫苗使人獲得的免疫,屬非特異性免疫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命起源和生命進化問題至今仍有很多奧秘需要我們去探索。下列關于生命起源和生命進化的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米勒的模擬實驗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構成生命體的蛋白質等有機物
B.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重要證據,在地質年代較近的地層中沒有化石
C.處于越小的生物分類單位之下的生物,其共同特征越多,親緣關系越近
D.親緣關系越遠的生物,其蛋白質構成的差異或核酸分子的差別就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正常人在平靜狀態下大約每分鐘呼吸16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氧氣從外界進入人體內血液的路線:鼻→喉→咽→支氣管→氣管→肺泡
B.平靜呼氣時,肋間肌和膈肌均舒張,肺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
C.呼吸道會使進入肺部的氣體變得濕潤、溫暖和清潔,但在霧霾天氣出門仍需防護
D.“食不言,寢不語”中“食不言”的原因是避免吞咽時說話導致食物進入氣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不屬于蜜蜂、白蟻、猴等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的重要特征是( )
A.群體內部都是雄性作為首領
B.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
C.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
D.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探究:
2018年3月,某某市發生造紙廠廢水灌溉麥田事件,農民用未經處理的造紙廢水順著麥壟流進百畝麥田,導致萌發的麥苗稀稀拉拉。小明為了探究造紙廢水是否降低小麥種子的發芽率?
因此他設計了如下探究實驗:
(實驗假設):造紙廢水會降低小麥種子的發芽率。
(實驗方法步驟):
① 取兩個培養皿分別標號A、B,每個培養皿底部墊有兩層紗布,將200粒 大而飽滿的小麥種子平均放入A和B中;
② 向A培養皿中倒入適量的造紙廠廢水,向B培養皿中倒入適量清水;
③ 將A、B兩個培養皿放在適宜種子萌發的相同環境下培養.每天觀察一次,連續觀察7天,記錄小麥種子的萌發情況;
④ 根據記錄的數據計算出小麥種子的發芽率:
A培養皿中的小麥發芽率是34%,B培養皿中的小麥發芽率是93%。
根據實驗方案,回答下列問題:
(1)A、B兩個培養皿中,起對照作用的是____________組。
(2)為了使實驗結果更加準確,小明應反復做幾次實驗,然后取幾次實驗小麥發芽率的____________作為實驗結果,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培養皿中的小麥種子有些沒有萌發,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上述實驗的方法步驟,小明基本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家鴿的形態結構特點是與飛行生活相適應的.請完成以下各題.
(1)鳥的體表覆_____,前肢變成_____,使鳥能振翅高飛。
(2)胸骨有突起的_____,可附著發達的_____,為飛行提供強大的動力。
(3)鳥類消化迅速糞便_____,有利于及時減輕體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仔細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有的烏鴉會從高處把堅果(果皮硬的果實)扔到水泥地面上摔碎,從而輕松地吃到里面的果仁,有些堅果特別硬,不容易摔碎,烏鴉會用更好的方法,它銜住堅果駐足在紅綠燈桿上,等汽車來時扔下堅果,讓汽車將堅果碾碎,為了安全起見,它不會立刻飛下去吃果仁,而是等紅燈亮時,再飛落地面去享受美味。
材料二:《喜羊羊與灰太狼》以羊和狼兩大族群間妙趣橫生的爭斗故事為主線,劇情輕松詼諧、情節爆笑、對白幽默,還巧妙地融入了社會中的新鮮名詞。
(1)根據行為的發生,烏鴉第一次吃到果仁是___行為,是由____決定的:材料一中的烏鴉能巧妙地吃到果仁是____行為,這種行為是個體在___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____和___而獲得的行為。一般來說,動物越___,該行為就越復雜。
(2)羊村的羊過著自由而有序的生活,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還出現了程度不同的____,甚至個體之間出現了不同的______等,共同維持群體生活的正常進行,這屬于____行為,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主要有____和___,以及這兩種方法的結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