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島素的方法治療。口服胰島素能治療糖尿病嗎?為探究這一問題,某科技小組設計了如表所示方案:
步驟 | 甲鼠 | 乙鼠 |
A | 將生長狀況完全相同的甲、乙兩只小鼠的胰島破壞 | |
B | 定時喂與乙鼠等量的全營養飼料,每次喂食前口服與乙鼠___的胰島素 | 定時喂全營養飼料,每次喂食前注射與甲鼠等量的胰島素 |
C | 重復步驟B一段時間后,采集甲,乙兩只小鼠的尿液,檢測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結論 |
該小組根據上述有關內容,做了如下探究活動,請你結合自己的所學,幫助完成下列問題:
(1)對該實驗作出假設:_____。
(2)該探究實驗中,設置乙鼠的目的是形成_____。
(3)請將該方案補充完整:B步驟空白處應填_____(“等量”或“不等量”)。
(4)在A步驟中將兩只小鼠的胰島破壞,目的是避免小鼠自身產生_____,對實驗產生干擾。
(5)假如按照上述方案進行實驗,最終僅甲鼠的尿液中檢測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結論:_____。
(6)在理論上,為避免偶然性,保證實驗結果更準確,應該_____。
【答案】口服胰島素不能(或能)治療糖尿病 對照 等量 胰島素 口服胰島素不能治療糖尿病 多用幾只小鼠進行重復實驗
【解析】
(1)人體的內的血糖總是維持在一個正常水平(0.1%)上,這是胰島分泌的胰島素作用的結果。胰島素能促進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從而降低血糖濃度。
(2)胰島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因為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如果口服,進入消化道后會在胃內被初步消化,從而失去療效,在小腸內會被徹底分解成氨基酸。
(1)根據該探究實驗提出的問題:口服胰島素能治療糖尿病嗎?對提出的問題進行假設時,假設可以是對結論的肯定也可以是否定。所以對該實驗作出的假設是:口服胰島素不能(或能)治療糖尿病。
(2)(3)探究實驗要求設置對照實驗,對照實驗要求只能有一個變量,本實驗的變量為注射胰島素,所以給乙鼠定時喂全營養飼料,每次前注射喂食與甲鼠等量的胰島素,與甲鼠作對照。乙鼠為對照組。甲鼠定時喂食與乙鼠等量的全營養飼料,每次喂食前口服與乙鼠等量的胰島素,如果不等量,就會造成變量不唯一,而不能正確得出結論。
(4)在A步驟中將兩只小鼠的胰島破壞,目的是避免小鼠自身產生胰島素,對實驗產生干擾。
(5)假如按照上述方案進行實驗,最終僅甲鼠的尿液中檢測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口服胰島素不能治療糖尿病。
(6)實驗時,為了排除偶然性因素的影響,在探究胰島素對小鼠的作用實驗中,所用的小鼠數量不能太少,應多用幾只小鼠進行重復實驗,保證實驗結果更準確。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從母羊乙的體細胞中取出細胞核,注入母羊甲去掉核的卵細胞中,結合后的細胞經分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母羊丙的子宮內,生出的小羊長得像( )
A. 甲B. 丙C. 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血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人類的血型除ABO血型外,還有其他血型系統
B. 健康成年人每次獻血200~300毫升是不會影響健康的
C. 成分輸血可以提高輸血治療效果
D. 沒有同型血時,可以輸給大量的O型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群體中的分工合作需要交流信息,下列動物行為中不能起到傳遞信息作用的是( )
A. 蟾蜍受到攻擊時會充氣膨脹
B. 擔任警戒任務的猴子遇見鷹時發出叫聲
C. 雌性菜粉蝶釋放性外激素
D. 采蜜的蜜蜂跳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生物小組在探究生物皮膚的呼吸時,做了如下實驗:在A,B兩個玻璃瓶里面鋪上潮濕的棉花,將兩只大小、健康狀況基本相同的青蛙分別放入兩個瓶中觀察,然后將A瓶中的青蛙體表涂上凡士林(一種無害的膏狀物)再放回A瓶中,觀察A,B瓶中的青蛙的生存狀態.
(1)青蛙是兩棲動物,幼體在水中生活,用________呼吸,成體可在陸地上生活,靠________呼吸,同時________輔助呼吸.
(2)實驗中起對照作用的是________瓶.
(3)生物小組對該實驗做出的假設是________.
(4)選擇的青蛙必須大小、健康狀況基本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
(5)實驗完畢,青蛙應該如何處理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生物學習小組利用甲、乙、丙三種動物探究動物的繞道取食行為。動物甲、乙、丙完成繞道取食前的嘗試次數分別是165次、32次、5次。三種動物的學習能力從低到高的順序是( )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丙、乙、甲 D. 甲、丙、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以前,北方人冬天依賴燃煤取暖,經常發生煤氣中毒。這里所說的“煤氣”主要是指煤炭燃燒過程中產生的( )
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氧化氮D. 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