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查閱資料: 白磷的著火點是40℃,紅磷的著火點是240℃.【知識回憶】可燃物燃燒的必備條件是 與氧氣接觸 與氧氣接觸 和溫度達到著火點 溫度達到著火點 ;【交流討論】(1)改進后的裝置(如圖二)與圖一相比,其優點是 環保 環保 .欲使圖二中的紅磷著火,可將試管從水中取出并擦干 擦干 后才能對試管加熱;(2)將裝有空氣的大試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試管罩住白磷(如圖三所示),結果觀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觀,則大試管內出現的現象是 白磷燃燒產生白煙,試管內水面上升 白磷燃燒產生白煙,試管內水面上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 在一個隔熱效果良好的容器上方安裝一個可自由上下移動的活塞(活塞質量忽略不計,起始位置在5刻度處).加熱容器,使容器溫度達到80℃(已知白磷燃燒所學的最低溫度為40℃).請回答: (1)實驗過程中,可以觀察到:白磷 燃燒 燃燒 ,產生大量白煙 白煙 ,活塞先向上 上 移動,再向下 下 移動,最后停在刻度4 4 處.(2)由此實驗得出的結論 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 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 .(3)有位同學用木炭取代白磷來進行實驗,結果實驗失敗,請你分析實驗失敗的原因是 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容器內氣體壓強基本不變 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容器內氣體壓強基本不變 .(4)在白磷燃燒前后將密閉容器兩次放到天平上稱量,發現密閉容器質量沒變,在此化學反應中,從具體的反應物和生成物分析密閉容器質量沒變的原因是 參加化學反應的白磷的質量和氧氣的質量總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質量 參加化學反應的白磷的質量和氧氣的質量總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 ![]() (1)儀器①的名稱是 長頸漏斗 長頸漏斗 .(2)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2KMnO4
2KMnO4 ;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的合適時機是
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 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 .若用F裝置收集氧氣,氧氣應從a a (填“a”或“b”)端導入.(3)組裝一套實驗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裝置,發生裝置可選用圖中 BC BC (填字母).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Ca(OH)2+CO2=CaCO3↓+H2O 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 (1)E的化學式為 H2O2 H2O2 .(2)寫出D生成C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2H2O
2H2O ;反應類型為
分解反應 分解反應 .(3)若A為白色固體物質,則A生成B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4)若A是一種不穩定的液體物質,稍加熱就會分解,則向A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時試液變 紅 紅 色,A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H2CO3
H2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 (1)Ⅲ中鐵絲不能燃燒的原因是 火柴在鐵絲的上方,燃著的火柴沒有對鐵絲充分預熱,因此不能達到鐵絲的著火點,鐵絲不能燃燒; 火柴在鐵絲的上方,燃著的火柴沒有對鐵絲充分預熱,因此不能達到鐵絲的著火點,鐵絲不能燃燒; .(2)Ⅱ中鐵絲燃燒比Ⅰ中的更強烈的原因是 鐵絲繞成螺旋狀,增大了受熱面積,反應更充分 鐵絲繞成螺旋狀,增大了受熱面積,反應更充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請應用“物質性質決定用途”的規律,完成下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實驗小組從灤河中取了水樣: (1)①向水樣中加入明礬攪拌溶解,靜置一段時間后,進行過濾.該操作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 漏斗 漏斗 玻璃棒,期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引流 .進行過濾操作時,下列做法錯誤的是D D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緊靠燒杯的內壁 C.濾紙的邊緣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不應低于濾紙邊緣 ②再想濾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吸附 吸附 性,除去水樣中的色素和異味.該過程屬于(填“物理”或“化學”)物理 物理 變化.③自然界的水含有大量的細菌,在家中我們通常采用 煮沸 煮沸 的方法殺滅細菌.(2)節約用水是每個公民的義務,我們提倡以下方式中的 AD AD (填字母).A.用淘米水、洗菜水澆花 B.不間斷地放水洗衣服 C.不間斷地放水刷牙 D.用噴灌、滴灌的方法澆灌農田和園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版權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圖片來源于網絡,著作權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無意侵犯版權,如有侵權,請作者速來函告知,我們將盡快處理,聯系qq:3310059649。 ICP備案序號: 滬ICP備07509807號-10 鄂公網安備420185020008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