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做好實驗是學好化學的關鍵,掌握正確的實驗基本操作會防止操作不當所造成實驗失敗和危險,以下是初中化學中的一些基本實驗,你認為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 制取氧氣 B.
稀釋濃硫酸
C. 檢查裝置氣密性 D.
粗鹽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依據.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四位同學按表格提供的信息進行判斷,其中判斷錯誤的是( )
A. 小春說:碳、氫、氧三種元素都屬于非金屬元素
B. 小夏說:不同種元素之間最本質的區別是最外層電子數不同
C. 小秋說:氧原子的核內中子數是8
D. 小冬說: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4.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的設計中,沒有正確體現對比這種科學思想的是( )
A. 比較二氧化碳的含量
B. 研究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
C. 區分硬水和軟水
D. 燃燒條件的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探究一:按照體積計算空氣中氧氣約占_________%,一號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按照課本的實驗裝置做“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實驗,但測出的氧氣體積分數明顯偏小,設計改進實驗(圖1)
(查閱資料)
顏色、狀態 | 熔點/℃ | 燃燒所需最低溫度/℃ | 密度/gcm﹣3 | |
紅磷 | 暗紅色固體 | 590 | 240 | 2.34 |
白磷 | 白色固體 | 44.1 | 40 | 1.82 |
(1)寫出課本實驗集氣瓶中紅磷發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屬于_____反應。
(2)課本實驗測出氧氣體積分數偏小的原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課本實驗裝置進行了如圖1的改進.
①把紅磷更換為白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過粗銅絲來點燃玻璃管內的白磷,利用了金屬銅的_____性;
③與課本實驗裝置相比,圖1裝置的一個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二號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圖2所示的裝置,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其中A是底面積為50cm2、高20 cm的圓筒狀玻璃容器(帶密封蓋),上面標有以cm為單位的刻度,B是帶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輔助裝置略)。他們的操作過程如下:
a.檢查裝置氣密性;b.加水并調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 cm處;
c.將過量的銅粉平鋪在惰性電熱板上,蓋緊密封蓋。(提示:銅和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銅)
d.通電加熱銅粉,待充分反應后,冷卻到原來的狀況,調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記錄液面刻度。(注:A容器內固態物質所占的體積忽略不計)
(1)在操作a中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往B中加水,使A、B液面保持水平,蓋緊A的密封蓋,再用手捂住A的外壁,若B中的液面上升,則氣密性___(填“好”或“不好”)
(2)在上述實驗中,下列物質不能代替銅粉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紅磷 B.木炭 C.硫
(3)在操作d結束時,裝置A中液面的刻度約為________cm(填整數)。如果在操作d結束時,裝置A中液面刻度在11cm處,則實驗結果比理論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空氣是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圖是以空氣等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
請按要求回答相關問題:
(1)流程中X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其名稱是___,Y是能供給呼吸的氣體,其名稱是________。
(2)圖中分離空氣是利用氣體X和Y______不同進行分離,該過程屬于________變化(填“物理”或“化學”)。
(3)空氣中含有的少量稀有氣體的化學性質_________(填“活潑”或“穩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氧氣是我們身邊無法離開的物質。某興趣小組對氧氣的研究如下:
I.氧氣的制備:
(1)寫出上圖中有標號儀器的名稱: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寫出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屬于______反應,該裝置中棉花團的作用是________,圖中裝置一
處明顯的錯誤是__________,該錯誤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
II.氧氣的收集:[實驗1]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當放置在集氣瓶口帶火星木條復燃時停止收集,測定瓶中氧氣的含量,重復實驗3次。
[實驗2]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當放置在集氣瓶口帶火星木條復燃后,繼續收集40秒,測定瓶中氧氣的含量,重復實驗3次。
[實驗3]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測定瓶中氧氣的含量,重復實驗3次。
實驗數據:
實驗1 | 實驗2 | 實驗3 | |||||||
氧氣體積分數(%) | 79.7 | 79.6 | 79.9 | 88.4 | 89.0 | 87.9 | 90.0 | 89.8 | 89.3 |
氧氣平均體積分數(%) | 79.7 | 88.4 | 89.7 |
數據(3)由實驗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為提高獲得的氧氣體積分數,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4)不考慮操作因素,實驗3獲得的氧氣體積分數不能達到100%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Ⅲ.鐵絲(含碳量0.69%)在氧氣中燃燒
(5)鐵絲在純凈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鐵絲燃燒時火星四射,經研究表明產生火星四射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同時生成了某種氣體,推測該氣體是_____________(填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革命是發生在十八世紀末英國和法國的一場深刻的化學學科的變革。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波義耳和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曾做過貌似相同的兩個實驗(見下圖)
關于這兩個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兩個實驗都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B. 兩個實驗中,曲頸甑內汞的表面都變為黑色
C. 兩個實驗中,汞的量多少對實驗結果無影響
D. 拉瓦錫的實驗中,玻璃鐘罩內液面逐漸上升,達到一定高度后不再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反應、化合反應、氧化反應的關系如圖,下列選項與圖中A、B、C、D范圍對應不正確的是()
A. 碳+氧氣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碳+水碳酸
C. 硫+氧氣二氧化硫
D. 石蠟+氧氣二氧化碳+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中學化學定量實驗中,經常要用量筒來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或對一定體積的液體進行讀數.由于實驗者觀察方法不正確,而造成所量取液體的體積或讀出的體積數值存在誤差.讀數時視線應________;量筒的使用經常分兩種情況:
對一定體積的溶液進行讀數.
如圖甲所示使用的是分度值為的量筒正確的讀數為________俯視讀數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仰視讀數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如圖乙若需量取
水,最好選用________
的量筒并配合使用________進行量取,若讀數時仰視刻度,則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
.
向量筒注入水,俯視讀數為
,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視讀數為
,則實際倒出來的水的體積是________
A.
B.大于
C.小于
D.大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王明想制作一個儲氣瓶,將家中煤氣帶到學校進行探究.請你根據下列提供的儀器幫助他設計一個儲氣瓶,如何選擇儀器?
在家里要想將煤氣存儲到儲氣瓶中,在學校要想將儲氣瓶中的煤氣排出聯系實際,充分發揮你的創造力,應該如何設計實驗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