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北京市西城區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用下圖裝置進行“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
(1)實驗現象是:劇烈燃燒,______,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
(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京市西城區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用下圖裝置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
(1)銅片上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2)觀察到銅片上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可知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_。
(3)水中白磷不燃燒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京市西城區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用下圖裝置驗證CO2的相關性質。
(1)實驗1: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該實驗說明CO2具有的性質是______。
(2)實驗2: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京市西城區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某同學用下圖所示裝置研究質量守恒定律的相關問題。
反應前稱得總質量為m1,將足量稀硫酸全部倒入燒杯,充分反應后,稱得總質量為m2。
(1)m1≠m2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該反應是否遵守質量守恒定律______(填“是”或“否”)。
(2)理論上m1和m2的差值是______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京市西城區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下圖裝置進行實驗。實驗前K1、K2 均已關閉。
實驗裝置 | 【實驗1】制取O2 | 【實驗2】用NaOH溶液除去 O2中混有的CO2 |
I.廣口瓶中放入少量MnO2 II.打開K2,從長頸漏斗加入H2O2溶液至溢出小試管 | I.打開K1、K2,從長頸漏斗加入足量NaOH溶液至瓶中液面高于左側導管口且低于小試管口 II. …… |
(1)連接儀器后,加水至長頸漏斗中形成液柱。一段時間后,液面高度保持不變,該現象說明______。
(2)實驗1: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3)實驗2:
①II中操作是:從______(填“左”或“右”)側導氣管通入混合氣體。
②除去CO2 的反應如下,補全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OH + CO2 === Na2CO3 + ______
③實驗過程中,當通入氣體的流速突然變大時,小試管可以防止廣口瓶中大量液體從長頸漏斗上口溢出,其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京市西城區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些銅制品在空氣中久置,表面生成綠色的銅銹(又稱銅綠)。某化學實驗小組設計并進行實驗,探究銅銹的組成和銅生銹的條件。
I.探究銅銹的組成
【查閱資料】① 銅銹受熱易分解 ② 硫酸銅粉末遇水由白色變為藍色
【進行實驗】 小組同學從銅器上取下適量的干燥銅銹,按圖所示裝置實驗(部分夾持裝置已略去)。觀察到B中白色粉末變為藍色,C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解釋與結論】(1)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2)依據以上現象分析,銅銹中一定含有的元素:Cu和______。
II.探究銅生銹的條件
【提出猜想】根據銅銹的組成推測,銅生銹可能與CO2、H2O和O2有關。
【進行實驗】實驗小組同學取直徑、長度均相同的銅絲,并打磨光亮。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5個實驗并持續觀察。
編號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實驗 | |||||
現象 | 無明顯現象 | 無明顯現象 | 銅絲表面 有綠色物質 | 無明顯現象 | 無明顯現象 |
【解釋與結論】
(3)實驗中使用“經煮沸迅速冷卻的蒸餾水”,其目的是______。
(4)得出“銅生銹一定與CO2有關”的結論,依據的兩個實驗是______(填編號)。
(5)對比實驗②和③,得出的結論是______。
(6)為驗證猜想,請在圖中將實驗⑤補充完整。______
(7)由上述實驗可推知,銅生銹的條件是______。
【反思與應用】
(8)結合上述實驗,你對保存銅制品的建議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上冊化學同步課時練習: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題型:null
實驗室里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CO2,依據的CO2性質是( )
A. 密度 B. 顏色 C. 氣味 D. 熔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上冊化學同步課時練習: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題型:單選題
金剛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組成的單質,關于它們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理性質相似 B. 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 屬于同種物質 D. 燃燒都能生成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上冊化學同步課時練習: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題型:單選題
下列客觀事實的解釋中,不正確的是( )
選項 | 客觀事實 | 解 釋 |
A | 品紅在熱水中擴散比在冷水中快 | 品紅分子在不停的運動 |
B | CO2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 因為CO2溶于水生成酸 |
C | 用墨繪制的字畫能長久保存而不褪色 | 碳的化學性質在常溫下不活潑 |
D | 在壓強不變時,氣體的體積熱脹冷縮 | 分子之間的間隔隨溫度變化而變化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上冊化學同步課時練習: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題型:單選題
下列涉及學科觀點的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微粒觀: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B. 轉化觀: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C. 結構觀:氬原子和氯離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相同
D. 守恒觀:10mL質量分數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質量分數變為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