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1-18號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排布。
![]() |
(1)13號元素的符號是 ;
(2) 11號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較容易 (選填“得”或“失”)電子,該元素屬于 元素(選填“金屬”或“非金屬”);
(3)列舉8號元素對應單質的一種用途 ;
(4)由金屬活動順序表可知,K 、Ca、 Mg三種金屬失電子能力由強到弱的順序為:K 〉Ca 〉Mg,如圖是三種原子的結構示意圖,據此推測金屬失電子能力的強弱除與最外層電子數有關外,還可能與 有關。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化學就在我們身邊,用化學式表示下列三種常見物質:
(1)空氣中體積分數為78%的氣體是 ;
(2)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是 ;
(3)廚房中的一種調味品,它是由離子構成的,該物質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4個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A | B | C | D |
| | | |
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加水 | 向一定量不飽和KNO3溶液中逐漸加入KNO3固體 | 向一定量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 | 向等質量的Mg、MgO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稀鹽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除去混合物中少量雜質(括號內為雜質)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混合物 | 思路方法 | 選用物質 |
A.CO(CO2) | 洗氣、干燥 | 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濃硫酸 |
B.CaCl2(鹽酸) | 轉化 | 過量的氫氧化鈣溶液 |
C.鹽酸(BaCl2) | 沉淀、過濾 | 過量的硫酸銅溶液 |
D.FeSO4(CuSO4) | 置換、過濾 | 過量的鐵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圖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圖中“—”表示相連的物質之間可以在溶液中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由某種物質可轉化為另一種物質(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甲、乙、丙可能依次為NaOH、CO2、Na2CO3
B.乙物質只能是氧化物或鹽
C.當甲為NaOH時,它可由Ca(OH)2與Na2CO3 反應生成
D.乙和丙之間不可能相互轉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
A.中和反應能生成鹽和水,則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B.NaOH溶液中的OH- 能與酸反應,則KOH溶液中的OH- 也能與酸反應
C.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質一定是氧化物
D.鹽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的,NH4NO3中沒有金屬離子,不屬于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對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白磷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體
B.生銹的鐵釘在稀鹽酸里浸泡一段時間,鐵銹消失,溶液為無色
C.向氫氧化鈣溶液中滴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成藍色
D.向鹽酸中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試液變成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歸納與比較”是化學學習的主要方法,下列關于CO2與CO的知識歸納錯誤的是( )。
A. 1個二氧化碳分子比1個一氧化碳分子多1個氧原子
B. 兩者都是無色、無味的氣體;都能溶于水,水溶液顯酸性;都能與堿反應;都能燃燒等
C.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滅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用作氣體燃料等
D. CO2會造成溫室效應;CO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引起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石墨片是一種全新的導熱散熱材料,常應用于筆記本電腦、LED照明、數碼攝像機、移動電話等,單層石墨片是目前世界上人工制得的最薄的材料。如圖所示,下列有關石墨片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石墨片是一種單質 B.石墨片與C60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
C.石墨片與C60的物理性質相同
D.石墨片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鹽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
B. 濃硫酸露置于空氣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變大
C. 長期露置于空氣中的生石灰,其成分不會發生變化
D.打開盛濃鹽酸的試劑瓶,瓶口會產生白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