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學習了二氧化錳(MnO2)對過氧化氫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識后,某同學想:氧化銅(CuO)能否起到類似MnO2的催化劑作用呢?于是進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Ⅰ.CuO不是催化劑,也不參與反應,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
Ⅱ.CuO參與反應產生O2,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發生了改變;
Ⅲ.CuO是反應的催化劑,反應前后 。
【實驗】用天平稱量0.2 g CuO,取5 mL 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進行如下實驗:
(1)填寫下表。
步驟③現象 | 步驟⑥結果 | 步驟⑦現象 | 結論 |
_______________, 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 溶液中 _______________ | 猜想Ⅰ、Ⅱ不成立; 猜想Ⅲ成立 |
(2)步驟①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驟④需用到的實驗儀器有:鐵架臺(帶鐵圈)、漏斗、燒杯、 。
(4)過氧化氫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文字表達式為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面是幾種實驗室制取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圖中標有數字②的儀器名稱 。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取并收集較為純凈的氧氣選用的裝置組合最好是 。某小組同學使用的實驗裝置氣密性很好,且是在氣泡連續并均勻冒出時開始收集氧氣,但收集的氣體中氧氣含量始終在95%左右,試分析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是一種可用于洗氣、集氣等多種功能的裝置。小強想用加熱氯酸鉀的方法制取較干燥的氧氣,他可選擇上述裝置中的 和F進行組裝,加熱時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驗滿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室也常用A裝置制備甲烷(CH4)氣體,推測其反應物是 (填序號)。
A.醋酸鈉和堿石灰的固體混合物
B.Na2CO3固體和水
C.CO2和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醫務人員用3%的過氧化氫溶液為傷者處理傷口時,傷口上會看到大量的氣泡。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生成的氣體一定是過氧化氫分解產生的氫氣
B.傷口處的生物酶可能對過氧化氫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C.只有二氧化錳能使過氧化氫在常溫下迅速分解
D.過氧化氫和水的分子構成不同,所以它們的性質完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實驗室制取氣體選擇收集方法時,下列性質:①顏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與水反應,必須考慮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檢查如圖裝置的氣密性。當緩慢拉動活塞時,如果裝置氣密性良好,則能觀察到 ( )
A.長頸漏斗下端管口產生氣泡
B.瓶中液面明顯上升
C.長頸漏斗內液面上升
D.注射器內有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加入二氧化錳可使過氧化氫溶液產生更多的氧氣
B.液態空氣可以發生分解反應生成氮氣和氧氣
C.為了便于運輸,把氧氣溶于水制成液氧并貯存于藍色鋼瓶中
D.二氧化錳可使過氧化氫溶液在常溫下迅速產生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小麗同學欲通過實驗證明“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這一命題。她設計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實驗: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和總結 | ||
結論 | 總結 | |||
實 驗 一 | 取5 mL 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 有氣泡產生,木條不復燃 | 過氧化氫分解產生氧氣,但是______________。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 | 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
實 驗 二 | 向盛水的試管中加入二氧化錳,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 沒有明顯現象 | ____ | |
實 驗 三 | ________ | ________ | 二氧化錳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 |
(1)請你幫小麗同學填寫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麗的探究實驗中,“實驗一”和“實驗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英同學認為僅由上述實驗還不能完全得出表內的“總結”,她補充設計了兩個方面的探究實驗,最終完成了對“命題”的實驗證明。
第一方面的實驗操作中包含了兩次稱量,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方面的實驗是利用“實驗三”反應后試管內的剩余物繼續實驗。接下來的實驗操作、現象和結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