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是實驗室常用的幾種儀器,請回答有關問題.
粗鹽中含少量Ca2+、Mg2+、SO42﹣和泥沙等雜質,粗鹽精制的過程中涉及常規操作步驟有:
(1)①加水溶解;②依次加入過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 ;④加入適量的 ;⑤ 、冷卻結晶(填試劑或操作名稱).
(2)過濾用到的玻璃儀器有: 、 、 .
(3)蒸發時 (填“能”或“不能”)將溶液直接蒸干.
(4)配置1000g5.85%的NaCl溶液,需 gNaCl;在準確稱取固體后,用量筒量取水時,仰視讀數,則所配置溶液溶質質量分時 (填“偏高”或“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以稀鹽酸為例的反應關系體現了酸的化學性質,其中X與圖中所給物質的類別不同.結合此圖回答下列問題:
(1)稀硫酸中陽離子的符號是 ;
(2)反應①中石蕊溶液變為 色;
(3)反應⑤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圖中只生成鹽和水的反應有 (填序號);
(5)若X溶液既能跟稀鹽酸反應,又能跟Ca(OH)2反應,則X可能是(BaCl2、CuSO4、Na2CO3)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已知A、B、C、D、E、F、G、H、I、X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E、G為常見金屬單質,E是目前世界上產量最高的金屬,G呈紫紅色,I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所形成的常見氣體單質;人體胃液中含有A,可幫助消化.根據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回答下列問題.(圖中反應條件均已略去,反應物和產物均已給出)
(1)E的名稱是 ,H的化學式是 ;X的作用 .
(2)寫出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 ;
(3)實驗室檢驗I氣體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海洋面積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海洋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又給這些生命提供豐富的資源.
Ⅰ.化工廠利用海水和貝殼(主要成分CaCO3)制取金屬鎂,流程如下:
(1)寫出電解無水MgCl2時得到的另一種產物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 .(任寫一種)
(2)分別寫出①和④的化學方程式 、 .
Ⅱ.如圖是超市銷售的一種加點鹽標簽上的部分文字說明,碘元素是人體必須的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毎袋該食鹽碘元素的質量為 mg,若成人每天需攝入碘元素0.15mg,僅靠這種加碘食鹽獲取則每天需食用這種食鹽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太陽能光伏發電最關鍵的材料是高純硅.硅原子結構示意圖為.高純硅可以通過以下過程制。
制粗硅:①SiO2+2CSi(粗硅)+2CO↑
制純硅:②Si(粗硅)+2Cl2SiCl4
③SiCl4+2H2Si(純硅)+4HCl
石英砂、水晶、瑪瑙的主要成份均是SiO2,SiO2的化學性質與CO2有些類似.
(1)x的值為 .
(2)請寫出SiO2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在反應①②③中,②屬于 反應類型,屬于置換反應的是(填序號) .
(4)有元素的化合價改變的反應是 (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寫出符合題目要求的化學用語.
(1)硫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是SO3,那么氯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化學式是 .
(2)實驗室用氫氣還原Fe2O3制鐵粉的過程中常常會生成一種黑色晶體,該晶體有磁性,是鐵的氧化物,鐵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1:8,該晶體的化學式是 .
(3)酸雨是指pH<5.6的降水,但普通降水的pH也小于7,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普通降水pH<7的原因 .
(4)碳銨是最常用的氮肥之一,遇堿性物質會降低肥效,請寫出碳銨與過量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將等質量的CaCO3(塊狀)和Na2CO3(粉末),分別浸入一定量10%鹽酸和10%硫酸溶液中,產生CO2的質量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 CaCO3一定沒有剩余 | B. | 消耗HCl與H2SO4的質量比為73:98 |
| C. | 消耗CaCO3與Na2CO3的質量比為1:1 | D. | 反應產生水的質量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除去物質所含雜質的方法不正確的是(括號內為雜質)( )
| A. | MnO2(KCl),加足量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 |
| B. | N2(O2),將氣體緩緩通過灼熱的銅網 |
| C. | FeSO4溶液(CuSO4),加過量Fe粉,過濾 |
| D. | CO2(HCl),通過NaOH溶液后用濃硫酸干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綠色化學”要求原料物質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轉入期望的產品中,即原子利用率為100%.由C2H4(乙烯)合成C4H8O2(乙酸乙酯)的過程中,為使原子利用率達到100%,在催化劑作用下還需加入的物質是( 。
| A. | CH3COOH | B. | H2O和CO2 | C. | O2和H2O | D. | 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