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首先根據反應原理找出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根據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步驟(寫、配、注、等)進行書寫即可.
解答 解:(1)碳酸鈉和氫氧化鈣的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Na2CO3═CaCO3↓+2NaOH.
(2)鋁和硫酸銅的反應生成硫酸鋁和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l+3CuSO4=3Cu+Al2(SO4)3.
(3)鎂條燃燒生成氧化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Mg+O2$\frac{\underline{\;點燃\;}}{\;}$2MgO.
故答案為:(1)Ca(OH)2+Na2CO3═CaCO3↓+2NaOH;(2)2Al+3CuSO4=3Cu+Al2(SO4)3;(3)2Mg+O2$\frac{\underline{\;點燃\;}}{\;}$2MgO.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學生根據反應原理書寫化學方程式的能力,化學方程式書寫經常出現的錯誤有不符合客觀事實、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不寫條件、不標符號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物質 | 所選試劑 | 操作方法 |
A | HCl氣體(H2O) | 固體氫氧化鈉 | 通過裝有試劑的干燥管,收集 |
B | CaCl2溶液(HCl) | 碳酸鈣粉末 | 加過量試劑,充分反應,過濾 |
C | KNO3溶液(CuSO4) | Ba(OH)2溶液 | 加過量試劑,充分反應,過濾 |
D | CaCO3固體(CaCl2) | 水 | 加足量試劑,溶解、過濾、蒸發結晶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次數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 20 | 20 | 20 | 20 |
剩余固體的質量/g | 7 | 4 | 2.6 | 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成物X的化學式為H2 | |
B. | 反應中N元素化合價改變的原子與N元素化合價不變的原子的個數比為1:1 | |
C. | 濃硝酸屬于純凈物 | |
D. | 反應物Cu與生成物H2O的質量比為32: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序號 | 滴加CuSO4溶液的量 | 實驗現象 |
① | 第1~6滴 | 產生藍色沉淀,但振蕩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藍色溶液 |
② | 第7~9滴 | 產生藍色沉淀,且沉淀逐漸增多.振蕩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漸變成黑色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 | 1號試管,… 2號試管,藍色固體不消失 3號試管,藍色固體減少 4號試管,藍色固體消失,得到亮藍色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裝置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和結論 |
![]() | (1)若注射器中的X溶液為稀鹽酸,將其注入容器中 (2)將注射器中的X溶液注入容器中 | (1)產生氣泡,紅色溶液逐漸消失 (2)若出現白色沉淀和紅色不消失,則X可能是Ca(OH)2或Ba(OH)2(填化學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O | B. | CO2 | C. | O2 | D. | Mg(O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