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實驗常用儀器回答;
(2)依據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原理書寫方程式,通過長頸漏斗添加液體稀鹽酸,證明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觀察木條燃燒狀況進行判斷.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應正放在桌面上;
(3)熟記實驗室制取氧氣的三個化學反應式;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發生裝置;從F裝置相當于排水法收集氧氣考慮;
(4)根據乙烯是一種無色氣體,具有可燃性解答;
解答 解:
(1)根據實驗常用儀器可知:①長頸漏斗;
(2)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證明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觀察木條燃燒狀況進行判斷,若熄滅,則收集滿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應正放在桌面上;
(3)實驗室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其中二氧化錳起催化作用;因是固體的加熱反應,所以可用裝置B作為發生裝置,用盛滿水的F裝置收集氧氣,相當于排水法收集氧氣,氣體可從b進入,水被從a排出;
(4)關閉止水夾1.打開止水夾 2.打開活塞,觀察到A、B中溶液均逐漸退至無色.關閉止水夾2.打開止水夾1.在尖嘴導管處點燃乙烯,發現火焰較微弱,說明尖嘴導管處乙烯量較少.待A、B中溶液均褪至無色后直接點燃乙烯的原因是乙烯具有可燃性;他關閉水夾Ⅰ一段時間后,向貯氣瓶中加水,說明乙烯難溶于水.打開止水夾Ⅰ,重新點燃乙烯,觀察到火焰明亮且有濃煙.他關閉止水夾Ⅰ一段時間后,目的是熄滅檢驗純度所產生的火焰,同時降低溫度,防止引燃貯氣瓶內的乙烯.
答案:
(1)長頸漏斗;
(2)CaCO3+2HCl=CaCl2+H2O+CO2↑;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觀察木條燃燒狀況進行判斷,若熄滅,則收集滿了;正;
(3)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催化;B;b;
(4)乙烯具有可燃性;難;防止溫度達到著火點引燃了貯氣瓶中的乙烯.
點評 本題重點對實驗室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反應方程式進行了考查,同時考查了氧氣和二氧化碳的驗滿等知識,要掌握相關知識才能正確解答.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成的物質都是氧化物 | |
B. | 該反應的基本類型屬于置換反應 | |
C. | 該反應反應物的質量比為17:32 | |
D. | 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都發生了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0℃時,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 |
B. | 甲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比乙大 | |
C. | 20℃時,將25g甲加入50g水中,可形成75g溶液 | |
D. | 將30℃時甲的飽和溶液降溫至10℃,有晶體析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t1℃時甲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時仍是飽和溶液 | |
B. | 乙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 |
C. | 相同溫度時,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 |
D. | 分別將甲、乙的飽和溶液從t2℃降至t1℃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t1℃時,甲、乙兩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 | |
B. | t1℃時,取少量甲的飽和溶液,加入少量乙,不能再溶解 | |
C. | t1℃時,取少量甲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2℃,變成不飽和溶液 | |
D. | t2℃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分別配成飽和溶液,所得溶液質量甲>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