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四個圖像分別與選項中的操作相對應,其中合理的是
A. 向鹽酸中滴入NaOH溶液
B. 將水通電電解一段時間
C. 加熱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O2
D. 向FeCl3和H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B 【解析】A、向鹽酸中滴入NaOH溶液,溶液的pH值應該從小于7逐漸增大到7,然后大于7,故A錯誤;B、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正氧負氫,體積比是1:2,故B正確;C、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加熱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固體質量逐漸減小,二氧化錳的質量分數逐漸增大,然后不變,故C錯誤;D、向FeCl3和H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氫氧化鈉會先與硝酸反應,然后再與氯化鐵反應,...下列各組物質,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無色溶液的是( )
A.NaNO3HCl Na2SO4 B.NaNO3 NaCl CuSO4
C.NaCl Na2SO4Na2CO3 D.NaOH BaCl2 Na2SO4
查看答案[2017·河南]硝酸銅受熱分解會產生一種污染空氣的有毒氣體,該氣體可能是
A. N2 B. NO2
C. NH3 D. SO2
查看答案在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這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中,元素化合價一定發生改變的有
A. 4種 B. 3種 C. 2種 D. 1種
查看答案下列滅火方法中,與“吹滅蠟燭”的滅火原理相同的是
A. 用高壓水槍滅火 B. 用鍋蓋蓋滅著火的油鍋
C. 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 D. 森林著火時砍掉旁邊的樹木形成隔離帶
查看答案分類法是化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類不正確的是
A. 合金:生鐵、青銅、硬鋁 B. 氧化物: 水、二氧化錳、五氧化二磷
C. 堿: 純堿、生石灰、苛性鈉 D. 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升學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科學家最新發現,通過簡單的化學反應,可以將樹木纖維素轉變成超級儲能裝置,如圖是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質量均保持不變
B. W物質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75%
C. 參加反應的X、Y兩物質的粒子個數比為3:4
D. 該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
D 【解析】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碳和氨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了氮氣和甲烷,反應的方程式是:3C+4NH32N2+3CH4. A、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質量均保持不變,故A正確; B、由圖示可知,W為甲烷,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75%,故B正確; C、由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X、Y兩物質的粒子個數比為3:4,故C正確. D、該...卟啉類化合物在醫藥、催化等領域有著很好的應用前景,以四氨基苯基卟啉為例(分子式C44H34N8),下列關于四氨基苯基卟啉說法正確的是( )
A. 四氨基苯基卟啉由三個元素組成
B. 四氨基苯基卟啉由86個原子構成
C. 一個四氨基苯基卟啉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74g
D. 四氨基苯基卟啉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78.3%
查看答案下列敘述、對應的化學方程式、所屬基本反應類型都正確的是( )
A. 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 2HgO=2Hg+O2 分解反應
B. 用天然氣作燃料 CH4+2O2 =CO2+2H2O 氧化反應
C. 服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 Al(OH)3+3HCl ═ AlCl3+3H2O復分解反應
D. 驗證銅和鋁的活動性 3Cu+Al2(SO4)3 ═ 3CuSO4+2Al 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A. 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放熱
B. 加熱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紅色變為紫色
C. 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白色固體變成白色漿液,吸收大量的熱
D. 把鐵釘放在硫酸銅溶液中:銀白色固體表面有銅析出,溶液由藍色變為淺綠色
查看答案2015年6月5日,是新環保法實施后的首個環保日,2015年主題是“踐行綠色生活”下列行為不符合該主題的是( )
A. 騎自行車上下班 B. 減少或禁止使用塑料袋購物
C. 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 使用電子書信,禁止紙質書信往來
查看答案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一零一中學2018屆九年級3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一定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操作 |
A | 檢驗氧氣 | 將帶火星的木條靠近集氣瓶瓶口 |
B | 鑒別H2和CH4 | 分別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燒杯 |
C | 檢驗CO2中含有的少量CO | 將氣體點燃 |
D | 比較Zn、Cu、Ag的金屬活動性 | 將Zn和Ag分別放入CuSO4溶液中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檢驗氧氣時要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錯誤; B、H2和CH4燃燒后都有水生成,錯誤; C、較多的二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的一氧化碳氣體不能點燃,錯誤; D、鋅可以與硫酸銅反應置換出銅,說明鋅比銅活潑,銀不能把銅置換出來,說明銀沒有銅活潑,正確。故選D。下圖所示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前在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記號。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實驗前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B. 紅磷熄滅后應立刻打開彈簧夾
C. 最終瓶中剩余的氣體是純凈的氮氣
D. 實驗時,只取用極少量紅磷,可減少污染且不影響實驗結果
查看答案現代社會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下列圖示中,不是利用環保新能源發電的是( )
A.太陽能發電 B.風力發電 C.潮汐和海風發電 D.火力發電
查看答案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 S+O2SO2↑
B. Cu+2HCl=CuCl2+H2↑
C. 2Al+3CuSO4=Al2(SO4)3+3Cu
D. 2Fe+6HCl=2FeCl3+3H2↑
查看答案鎂有“國防金屬”的美譽。在元素周期表中,鎂元素的信息如下圖所示,對圖中信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鎂為金屬元素 B. 核外電子數為12
C. 元素符號為Mg D. 鎂原子的質量為24.31g
查看答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爆炸一定伴隨化學變化
B. 古籍圖書、重要檔案等著火,最好使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
C. 水基型滅火器滅火原理是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D. “釜底抽薪”的滅火原理是隔絕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
(1)①下列實驗儀器不能用于加熱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號)。
a.燒杯 b.量筒 c.試管 d.蒸發皿
②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集氣瓶中預先加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③配制質量分數為5%的NaCl溶液,若量取水時仰視量筒讀數(其他操作都正確),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________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實驗室選用以下裝置制取純凈、干燥的CO2,并驗證其部分性質。
①B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裝置中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請在D中簡要補畫出CO2的收集裝置圖。 ________________
④由E可驗證CO2具有哪些性質?________________
(3)取12.5 g石灰石于裝置A中,向其中加入100 g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雜質不參加反應),A中固液混合物的質量為108.1 g,請計算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________________。
b 防止濺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小于 NaHCO3+HCl=NaCl+H2O+CO2↑ 干燥氣體 密度比空氣大,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80% 【解析】(1)①燒杯在加熱時需要墊上石棉網,試管和蒸發皿可直接加熱,量筒不能加熱;②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由于鐵燃燒放出了大量的熱,集氣瓶中預先加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的目的是:防止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③量取水時仰視凹液面最低處,會使得量取水的體積偏大,...化學小組的同學在收集滿CO2的集氣瓶中放入燃燒的鈉,鈉繼續燃燒,充分反應后生成黑色的碳和一種白色固體。
(1)對于白色固體的成分,有下列猜想:①氧化鈉;②碳酸鈉;③氧化鈉和碳酸鈉的混合物;④氫氧化鈉;⑤碳酸氫鈉。以上猜想中肯定不合理的有_________(填序號)。
(2)請設計實驗方案證明猜想②正確,猜想①、③均不正確。(提示:氧化鈉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氫氧化鈉;碳酸鈉溶液呈堿性。)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在一定質量Cu(NO3)2、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Zn,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固體和溶液。
(1)請寫出一個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體中含有的金屬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應后所得溶液的質量與反應前相比,不能確定是增大、減小還是不變,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設計對比實驗是化學研究常用的方法,下圖是化學小組設計的鐵釘銹蝕條件的探究實驗。
(1)簡要敘述要達到實驗目的還需補充什么實驗?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用鹽酸除鐵銹(Fe2O3)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下列有關反應的原理:
(1) 生活中用天然氣作燃料: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業上用純堿和熟石灰反應制燒堿: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雜質的操作有:①溶解;②依次加過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過濾;④加適量的鹽酸;⑤蒸發結晶。
(1)過濾后濾液中的溶質有_________種,過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寫出一個加鹽酸后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根據下圖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回答相關問題:
(1)在______℃時,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2)t2℃時,若將75 g甲的飽和溶液稀釋成10 %,需加水的質量為________g。
(3)將t2℃時,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其他條件不變),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是甲_________(填“>”、“<”或“=”)乙。
t1 175 = 【解析】(1)在t1℃時,甲、乙的溶解度相同,因為該溫度下有交點;(2)t2℃時若將75g甲的飽和溶液稀釋成10%,設需加水的質量為x,(75g+x)×10%=25g,x=175g;(3)將t2℃時,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其他條件不變),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是甲等于乙。下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該反應中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物質是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最簡整數比為___________。
請用分子的相關知識解釋: 一滴水中約含有1.67×1021個水分子______________;醋是酸的而糖是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從Na、C、H、O中選擇元素組成符合要求的物質,將其化學式寫出來:一種鹽________;保持乙醇化學性質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將一定質量的CO和CO2的混合氣體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應后,生成沉淀的質量恰好等于原混合氣體的質量,則原混合氣體中CO和CO2的質量比為
A. 7:11 B. 11:14 C. 14:11 D. 11:7
查看答案下列四個圖像分別與選項中的操作相對應,其中合理的是
A. 向鹽酸中滴入NaOH溶液
B. 將水通電電解一段時間
C. 加熱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O2
D. 向FeCl3和H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分類法是化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類不正確的是
A. 合金:生鐵、青銅、硬鋁 B. 氧化物: 水、二氧化錳、五氧化二磷
C. 堿: 純堿、生石灰、苛性鈉 D. 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
C 【解析】A、合金,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與非金屬經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生鐵是含碳的鐵合金;青銅是銅和錫的合金;硬鋁是鋁、銅、鎂、硅的合金,故A正確;B、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并且有一種元素為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二氧化錳、五氧化二磷均屬于氧化物,故B正確;C、堿是指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而碳酸鈉是由鈉離子與碳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鹽,故C錯...下圖是硒(Se)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 x的值為6 B. 硒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C. 硒是一種金屬元素 D. 硒元素的質子數是34
查看答案下列有關水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食鹽水可鑒別硬水和軟水 B. 水分解和水蒸發都屬于化學變化
C. 硬水通過活性炭吸附后可變為軟水 D. 過濾、消毒是常用凈水方法
查看答案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B. 食用加碘食鹽可預防甲狀腺腫大
C. 回收廢棄塑料能減少“白色污染” D. 焊接金屬時可用氧氣作保護氣
查看答案下列各組物質中,都是由離子構成的一組是( )
A. 水、干冰 B. 生鐵、氯化氫
C. 銅、金剛石 D. 硫酸銅、氯化鈉
查看答案下列圖示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 點燃酒精燈 B. 聞氣體氣味
C. 稀釋濃硫酸 D. 測溶液pH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生活中常見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 葡萄釀酒 B. 木炭燃燒 C. 食物腐爛 D. 冰雪融化
D 【解析】A、葡萄釀酒過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質,屬于化學變化;B、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屬于化學變化;C、食物腐爛過程中生成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D、冰雪融化過程中,只是水由固體變成液體,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故選D。1860年,英國化學家法拉第在為少年兒童所做的化學講座中用蠟燭和玻璃導管做了一個十分有趣的“子母火焰”實驗,如圖。
①他將玻璃導管的一端插入蠟燭火焰(母火焰)的中心部位后,把燃著的火柴放在導管另一端的尖嘴處,發現尖嘴處也出現了火焰(子火焰)。
②他用濕冷的毛巾包住導管,發現子火焰熄滅。
③拿下導管去掉毛巾,發現導管內壁附有冷凝的固體。
請根據以上實驗過程中的現象,回答下列問題:
(1)你認為導管內冷凝的固體的主要成分應該是_______。
(2)子火焰中的可燃物是______________,蠟燭能產生子母火焰這一現象是由石蠟的性質決定的,其中,化學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實驗成功的關鍵有兩點:一是做該實驗時,導氣管不宜過長,否則不能產生子火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二是導氣管必須插入到母火焰的焰心處,若是插到外焰中也不能產生子火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蠟燭火焰分為________層,溫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下列是化學實驗中常見的基本操作。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①所示,手握細口瓶傾倒液體時,細口瓶標簽的一面要_____________,瓶塞__________放在桌面上。
(2)如圖②所示,用完酒精燈后,必須用燈帽蓋滅、蓋滅后輕提一下燈帽,再重新蓋好。對其原因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___(填序號)。
A.平衡氣壓,方便取下燈帽
B.揮發水分,利于點燃酒精燈
C.減少揮發,利于節約酒精
(3)如圖③所示,如果試管內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質時,清洗試管一般先用試管刷蘸去污粉_______,再用自來水沖洗和蒸餾水潤洗,然后倒放在試管架上晾干。
查看答案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基本化學實驗技能是學習化學和進行探究活動的基礎和保證,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我能寫出化學儀器名稱及主要用途。
寫出①②③的名稱: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寫出④⑤主要用途: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寫出實驗操作注意事項。
①實驗室里熄滅酒精燈火焰時,應該用_______蓋滅;
②在實驗室有些玻璃儀器是不能被加熱的,如_______(舉一例);
③在實驗室里用量筒讀取液體體積時,視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實驗室里傾倒液體藥品時,應使標簽對著手心,否則可能導致________。
查看答案根據化學實驗操作規則,請用適當的數據填空:
(1)向酒精燈里添加酒精,不可超過酒精燈容積的_______。
(2)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應使用試管夾,夾在離試管口大約_______處;試管里的液體體積不超過試管容積的_______;試管口斜向上,且與桌面成_______角;試管口不要對著自己或他人。
(3)取用液體藥品時,若沒有說明用量,一般取_______。
查看答案用試管加熱固體物質時,有時因操作不正確出現試管炸裂現象。某同學尋找出下列原因,其中不正確的是( )
A. 加熱前試管外壁的水未擦干 B. 加熱不均勻,局部溫度過高
C. 加熱完,沒有冷卻即用冷水沖洗 D. 加熱時試管夾夾得過緊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為了測定某雞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小群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將雞蛋殼洗凈、干燥并搗碎后,稱取10g 放在燒杯里,然后往燒杯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90g,充分反應后,稱得反應剩余物為96.7g.(假設其他物質不與鹽酸反應)
(1)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多少克?
(2)計算該雞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3)反應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1)3.3g (2)75% (3)9% 【解析】(1)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為10g+90g-96.7g=3.3g; (2)設雞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生成氯化鈣的質量為y CaCO3+2HCl == CaCl2+H2O+CO2↑ 100 111 44 x y 3.3g == 得x=7.5g,y=8.325g; 雞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電解5.4g水生成氫氣多少克?同時生成氧氣多少克?生成的氫氣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多少?(氫氣密度為0.09g/L)
查看答案已知草酸(C2H2O4)在受熱和濃硫酸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分解生成三種常見的氧化物。小軍、小梅、小明和小虎組成的合作學習小組通過實驗對分解的產物展開了探究。
⑴ 小軍首先根據題給信息,推測出生成物中含有水。這一觀點得到了組內其他同學的認同。
⑵ 合作學習小組對分解生成的其它產物進一步進行猜測和驗證:
【假設1】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小梅設計實驗1: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小梅據此判斷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設2】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小明設計實驗2:小明用右圖裝置進行實驗,從而證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根據小明的實驗,請回答:A裝置中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⑶ 討論交流:小虎認為,小明設計的“實驗2”不需要B裝置也能夠推斷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虎的觀點?____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
請說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后認為,從環保的角度看,“實驗2”裝置還有一個缺陷。該缺陷是:____________。
⑷ 寫出草酸在受熱和濃硫酸作催化劑的條件下發生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下圖是實驗室制取和收集一些氣體的裝置圖,請回答相關問題:
(1)寫出圖中序號對應的儀器名稱:①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
(2)寫出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實驗室要利用上述裝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O2,應選用的裝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標號)。
(3)實驗室制備甲烷的發生裝置類似于用KMnO4制取氧氣,推測制備甲烷的反應物是
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A.CH3COONa固體和堿石灰 B.Al4C3固體和水 C.CO和H2
(4)寫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檢查裝置A氣密性的操作和現象是:先用夾子夾住導氣管中的橡皮管,再向①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靜置一段時間,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氣密性良好。
(5)小麗欲使用圖F裝置收集較純凈的氧氣,則應先將裝置中裝滿水,再將氣體從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查看答案A-E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如下轉化。已知A,B均為黑色固體,C,E為氣體,且E易與人體血液中血紅蛋白結合,使人中毒。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B中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填A或B);物質X的化學名稱為_______。
(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熱反應②所得溶液,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在反應⑤中表現出的可用與冶金工業 的主要化學性質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某同學設計了一套驗證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沒有酸性的實驗。他首先用紫色石蕊試液浸泡濾紙,曬干后折成紙花,然后按下圖所示分別進行:
⑴紫色石蕊紙花遇到酸性溶液顯________色。
⑵在B實驗中,當加入水后,紫色石蕊紙花顯________色,B實驗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⑶在C實驗中,紫色石蕊紙花變_____色,這一實驗結果說明____________。
⑷通過以上實驗,尚未達到驗證的目的,若要達到驗證的目的,你的改進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內部摸底(二、3月)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歸納中有錯誤的一組是
A. 常見的氮肥:尿素、氨水
B. 常見干燥劑:固體氫氧化鈉、濃硫酸
C. 常見的還原劑: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D. 常見的合金:生鐵、鋼
C 【解析】A、尿素和氨水均屬于常見的氮肥,正確;B、固體氫氧化鈉易潮解、濃硫酸易吸水都可用作干燥劑,正確;C、一氧化碳有還原性、二氧化碳沒有還原性,二氧化碳不是常見的還原劑,錯誤;D、生鐵和鋼都是常見的合金,正確。故選B。下列物質長期暴露在潮濕的空氣中,質量會增加且沒有變質的是
A. 燒堿固體 B. 濃硫酸 C. 濃鹽酸 D. 生石灰
查看答案河南名吃胡辣湯營養美味,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質的是
A. 小麥粉 B. 大蔥 C. 牛肉 D. 紅薯粉條
查看答案下列利用化學反應獲得電能的是
A. 太陽能發電 B. 風力發電 C. 火力發電 D. 水力發電
查看答案學習化學一年后,同學們對課本上“活動性較強的金屬一般可以將位于其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以及“支持燃燒的氣體一般是氧氣”這兩句話產生了質疑。在老師的幫助下,用金屬鈉來探究下列問題:
【提出問題】(1)金屬鈉能否置換出硫酸銅溶液中的銅?
(2)金屬鈉能否在其他氣體(如:CO2)中燃燒?
【查閱資料】(1)金屬Na性質活潑,常溫下,它極易與氧氣反應生成白色固體氧化鈉,氧化鈉溶于水生成氫氧化鈉。金屬鈉還可以與水劇烈反應放出氫氣。
(2)碳酸鈉溶液呈堿性、氯化鈣溶液呈中性。
【實驗探究】
實驗一:①在實驗室中,金屬鈉保存在煤油中;
②用鑷子從煤油中取出一小塊金屬鈉,用濾紙吸干表面煤油后投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到溶液中出現藍色沉淀,但沒有紅色的物質析出;
③按照步驟②將金屬鈉投入水中,待反應結束后滴加酚酞溶液,發現溶液變紅。
實驗二:將燃燒的鈉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氣瓶中,觀察到鈉在CO2中繼續燃燒,反應后冷卻,瓶內附著黑色顆粒,并粘附著白色物質。
【問題討論】
(1)金屬鈉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上述資料寫出鈉塊投入水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二中生成的黑色顆粒是____________,而白色物質可能是什么呢?
① 同學們圍繞白色物質可能是什么產生如下猜想:甲認為白色物質是氧化鈉,乙認為是碳酸鈉,丙認為是氧化鈉和碳酸鈉的混合物,丁認為是氫氧化鈉。
我認為丁的猜想是錯誤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對白色物質是什么進行實驗再探究,方案設計如下:
方案1:取該樣品少量于試管里,加入適量的水,振蕩,過濾,向濾液中加入無色酚酞試液,觀察到溶液變成紅色,結論:白色物質中一定有氧化鈉。
方案2:取該樣品少量于試管里,滴加足量鹽酸,溶液中有氣泡冒出,結論:白色物質中一定有_______。
方案3:取該樣品少量于試管里,加入適量的水,振蕩,過濾,向濾液中加入過量的_______溶液(供選試劑:A.石灰水B.氯化鈣溶液 C.硫酸銅溶液),出現白色沉淀,然后過濾,再向溶液里滴加無色酚酞試液,無明顯現象出現。則______(在甲、乙、丙中選)的猜想成立。
③ 評價與反思:小娟同學認為實驗方案1得出的結論不正確,其理由是__________;
【拓展應用】測定實驗中使用的標有質量分數為16%的鹽酸(圖1)的實際質量分數。
為了測定,小明配制了20%的氫氧化鈉溶液100g。然后在燒杯中加入一定量配得的氫氧化鈉溶液,再逐滴加入該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測得剩余物總量為45 g。整個實驗過程用pH測定儀測定滴加過程中溶液的pH。圖2為測定儀打印出的滴加鹽酸的質量與溶液pH的關系圖。
請以此次測定的數據,列式計算該鹽酸的實際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
(4)該鹽酸的實際質量分數與標簽上標出的質量分數不一致的可能原因______(不考慮誤差)。
查看答案為了減少空氣中的溫室氣體,并且充分利用二氧化碳資源,科學家們設想了一系列捕捉和封存二氧化碳的方法。
CaO
燒堿溶液捕捉和封存二氧化碳法(見上圖):
①噴霧反應器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CO2+2NaOH═Na2CO3+H2ONaOH溶液噴成霧狀的目的是 _________。
增大氣體與液體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②過濾環節中所得濾渣的主要成分是 _____,CaCO3請用化學方程式說明原因:________,_______。
CaO+H2O═Ca(OH)2
③在整個流程中,循環利用的物質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