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量對象 | 反應前質量 | 反應后質量 | 質量差 |
試管+固體混合物 | M1 | M2 | △m1即( M1-M2) |
燒杯+澄清石灰水 | M3 | M4 | △m2即( M4-M3) |
稱量對象 | 反應前質量 | 反應后質量 | 質量差 |
試管+固體混合物 | 69.8g | 65.4g | △m1 |
燒杯+澄清石灰水 | 118.8g | 122.6g | △m2 |
分析 【提出猜想】木炭還原氧化銅產生什么氣體應可能有:①CO;②CO2;③CO和CO2三種情況;
【設計方案】(1)從CO不溶于水,CO2溶于水考慮;
(2)從CO不溶于水,CO2溶于水考慮;
【反思與評價】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寫出化學反應式;根據實驗中可能發生的現象分析實驗結果與資料顯示不一致的原因.
解答 解:【提出猜想】木炭還原氧化銅產生什么氣體應可能有:①CO;②CO2;③CO和CO2三種情況;
故答案為:CO和CO2;
【設計方案】(1)因CO不溶于水,CO2溶于水,△m2=0,說明反應產生的氣體不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是CO,所以猜想①成立;
故答案為:①;
(2)因CO不溶于水,CO2溶于水,若猜想②正確,理論上△m1與△m2 的關系是:△m1=△m2
故答案為:=;
【實驗并記錄】根據實驗數據得到,△m1=M1-M2=69.8g-65.4g=4.4g;△m2=M4-M3=122.6g-118.8g=3.8g,△m2≠0且△m1≠△m2,因此猜想①②均不正確,猜想③成立.
故答案為:③;
【反思與評價】反應物是碳和氧化銅,反應條件是高溫,生成物是銅和二氧化碳,化學反應式是: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
本次實驗結果與資料顯示不一致.對其可能原因有同學提出下列分析,其中合理的是:
A、若裝置漏氣,對△m1沒有影響,但生成的CO2部分漏出,造成△m2偏低,故A選;
B、若生成的CO2部分與過量的C反應生成了CO,會造成CO2偏低,△m2偏低,故B選;
C、若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效果不好,會造成△m2偏低,故C選;
D、若裝置內還有CO2氣體未被吸收,會造成△m2偏低,故D選.
故答案為: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ABCD.
點評 本題以實驗探究的形式考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質,同學們只有充分了解了它們的性質并能靈活運用才可做好此題.從此題也可以了解到基礎知識的重要性,我們要學好基礎,以不變應萬變.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uSO4、CaCl2、MgCl2 | B. | BaCl2、Fe(NO3)3、K 2CO3 | ||
C. | NH4NO3、NaCl、Na2SO4 | D. | MgCl2、NaOH、KN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如圖一定質量的紅磷在密閉容器中燃燒 | |
B. | ![]() 如圖向露置在空氣中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 |
C. | ![]() 如圖向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斷加水稀釋 | |
D. | ![]() 如圖相同質量的鋅粉和鐵粉,分別與相同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③ | B. | ②③ | C. | ④⑤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