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在初中化學實驗室中,發現一瓶如圖所示久置的瓶口有白色固體、瓶塞丟失的無色溶液。已知原溶液可能是NaCl、NaOH或Na2CO3三種溶液中的一種,為確定溶液成分,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
小張同學取待測液測得pH=10,他得出的關于溶液成分的結論是
。他取少量待測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稀HCl,看到 ,由此小張同學認為,溶液為Na2CO3溶液。
小李同學對小張同學的結論提出疑問,由進行了以下實驗:取少量待測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C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該反應方程式為 ,靜置,(寫出還需進行的操作及現象) 。通過實驗,小李認為小張結論正確。
二位同學給試劑瓶貼一新標簽:Na2CO3
實驗結束后,同學們通過討論認為試劑瓶原標簽可能不是Na2CO3,你認為他們的理由是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維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計算:
(1)維生素C的相對分子質量__________________
(2)維生素C中碳、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寫最簡比)
(3)維生素C中______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B.空氣中氮氣的質量分數為78%
C.氧氣易溶于水,供給水生生物呼吸 D.汽車尾氣隨意排放,與霧霾形成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周末的生活,豐富多彩。
晨練時,我們一家人去打了一場籃球。我知道滌綸運動衣、橡膠制的籃球和盛裝用品的塑料筐都由 材料制成。
上午,我在家看書。了解到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1834-1907)發現并編制了元素周期表,從此人們對化學的學習和研究有規律可循。在元素周期表與原子結構的關系中,原子序數= 。
下午,爸爸媽媽帶我去參觀了制堿廠。制堿廠應用的是“侯氏聯合制堿法”,其原理是我國化學工業的先驅侯德榜(1890-1974)創造的:
X+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 △ Na2CO3+H2O+CO2↑
我知道了制堿廠的原料之一“X”是 ,產品“堿”是Na2CO3。
晚上,電視節目中有這樣一段情節:科考人員野外考察時要經過一小段沼澤地,為順利通過,有人提議向沼澤地上鋪一層生石灰,沼澤地將會變硬,人們能順利通過,同時鋪撒和通過時應小心“燙傷”。這是真的嗎?我要繼續看下去。
我知道這一過程中的一個化學方程式是 ,并且能從化學角度說明“燙傷”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機物X在一定條件下可轉化為Y和Z,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 |||
![]() | |||
→ +
|
|
| ||||||
A.X、Y、Z都是有機物 B.Y中碳、氫原子個數比為1:4
C.X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是1:3 D.X的化學式是C2H5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右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t1℃時,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t1℃時,30 g乙加到100 g水中形成飽和溶液
C.t2℃時,各100 g飽和溶液降溫至tl℃析出固體甲多于乙
D.t2℃時,75 g甲的飽和溶液中加100 g水得到20%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