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某些同學在“測定土壤酸堿性”實驗中的操作,其中錯誤的是( )
A. 加土壤顆粒 B.
加水溶解 C.
振蕩試管 D.
用玻璃棒蘸取清液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鞍山市2018年九年級中考模擬(一)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于電解水的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水分子數目不變 B. 水分子體積改變
C. 生成了新的原子 D. 生成了新的分子
D 【解析】 試題分析:電解水的過程中,反應物的原子重新組合轉化為生成物分子的過程,所以答案選擇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教育集團2018屆九年級(五四學制)聯考理科綜合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 .衛生間的大理石地面有污漬,可以用潔廁凈清除
B.自來水可以不經過煮沸消毒直接用于洗滌衣物
C.油鍋內的油著火可以用水滅火
D.用亞硝酸鈉代替食鹽炒菜
D 【解析】A、衛生間的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潔廁凈顯酸性,會發生化學反應,不可以用潔廁凈清除,錯誤;B、自來水經過沉淀、過濾、吸附、消毒殺菌,可以直接用于洗衣服,正確;C、油鍋內的油著火可以用鍋蓋蓋滅,不能用水滅火,要用鍋蓋蓋滅,錯誤;D、因為亞硝酸鈉有毒,含有工業鹽的食品對人體危害很大,有致癌性,故不能用亞硝酸鈉代替食鹽炒菜,錯誤。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市2018屆九年級教學質量調研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t1℃時,將等質量的硝酸鉀和氯化鉀分別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兩個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1所示,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燒杯①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B. 燒杯①的溶液是硝酸鉀溶液
C. t1℃時燒杯②的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5 %
D. 若燒杯①和燒杯②的溶液都升溫到t2℃時,兩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D 【解析】A、燒杯①的底部沒有固體剩余,剩余溶液可能是不飽和溶液,也可能是飽和溶液,錯誤; B、t1℃時,將等質量的硝酸鉀和氯化鉀分別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兩個燒杯中,充分攪拌后,①的底部沒有固體剩余,②的底部有固體剩余,說明在t1℃時,①的溶解度大于②的溶解度,所以燒杯①的溶液是氯化鉀溶液,燒杯②的溶液是飽和的硝酸鉀溶液,錯誤;C、根據B選項的分析可知,燒杯②的溶液是飽和的硝酸鉀...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市2018屆九年級教學質量調研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A. 干冰升華——分子空隙變大
B. 水燒開后把壺蓋頂開——分子數目變多
C. 通過氣味辨別酒精和水——分子不斷運動,不同分子的性質不同
D. 濕衣服晾在太陽底下干得快—分子運動速率變快
B 【解析】A、干冰升華是因為二氧化碳分子空隙變大的緣故,正確;B、水燒開后,壺蓋被頂開,發生的是物理變化,水分子本身沒有發生改變,溫度升高,水分子間的間隔變大,引起水的體積膨脹,壺蓋被頂開,分子數目不變,錯誤;C、分子不斷運動,不同分子的性質不同,可通過氣味辨別酒精和水,正確;D、濕衣服晾在太陽底下干得快,是因為溫度升高,分子運動的速率加快,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市2018屆九年級教學質量調研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化學用語書寫正確的是
A. 氧化鋁:Al2O3 B. 硅元素:SI
C. 碳酸根離子:CO3 D. 三個氧原子: O3
A 【解析】A、氧化鋁的化學式:Al2O3,正確;B、硅的元素符號為:Si,錯誤;C、離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碳酸根離子是由多個原子組成的離子,整體帶2個單位的負電荷,表示為CO32-,錯誤;D、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所以3個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襄陽市老河口2018屆適應性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下圖裝置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請和他們一起完成以下實驗探究。
(1)實驗室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氣體,應選用的發生裝置為______________(填序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氧化氮是一種密度比空氣略大,難溶于水的無色氣體,易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紅棕色的二氧化氮氣體,則收集一氧化氮氣體應選擇________裝置。
B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C 【解析】(1)實驗室用石灰石固體與稀鹽酸液體制取二氧化碳,發生裝置屬于固液常溫型,故選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2)一氧化氮易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難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泉州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質量檢測模擬二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用砂紙打磨過的鎂條加入盛有稀鹽酸的試管中,產生大量氣泡,且試管壁發熱。但是在分組實驗中,部分小組的同學還發現:試管中出現白色不溶物。
【提出問題一】為什么有的小組會出現白色不溶物?
【實驗探究一】
在4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相同質量、相同溶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形狀大小相同、用砂紙打磨過的鎂條,實驗記錄如下表:
試管 | A | B | C | D |
鎂條長度 | 1cm | 2cm | 3cm | 4cm |
不溶物 | 無 | 少量 | 較多 | 很多 |
【實驗結論】通過上表可知,出現白色不溶物與______有關。
【提出問題二】白色不溶物是什么?
【查閱資料】
①在MgCl2溶液中,MgCl2能與水反應,生成Mg(OH)2或Mg(OH)Cl。
②AgNO3與可溶性氯化物反應,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③Mg(OH)2和Mg(OH)Cl均為白色固體,不溶于水,能與鹽酸、硝酸等反應。
【猜想與假設】
I.是沒有參加反應的鎂;
II.是生成的MgCl2過多而析出晶體;
III.是生成的Mg(OH)2白色沉淀
IV.是生成的Mg(OH)Cl白色沉淀
【實驗探究二】
對【實驗探究一】D試管中的物質過濾,并將得到的白色不溶物分成三份,分別放入三支試管中進行實驗。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
實驗1 | 適量的稀鹽酸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假設I不成立 |
實驗2 | 適量蒸餾水,充分振蕩 | 不溶物沒有減少 | 假設II_____ |
實驗3 | ①適量的稀硝酸 ②向所得無色溶液中加入幾滴_________溶液 | ①不溶物立即溶解 ②出現白色沉淀 | 白色不溶物一定含有__元素,說明假設Ⅲ不成立,假設IV成立。 |
【實驗反思】
(1)甲同學對上述實驗3的結論提出疑問,他認為實驗3設計不嚴密,要驗證假設IV是否成立,在進行實驗3之前應該___________。
(2)在老師的指導下,實驗小組最終確定白色不溶物為Mg(OH)Cl,寫出鎂與鹽酸反應生成Mg(OH)Cl和氫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與鎂條的用量 無氣泡產生 不成立 硝酸銀 氯 排除溶液中氯離子的干擾 Mg+HCl+H2O=Mg(OH)Cl+H2↑ 【解析】本題考查了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金屬、鹽的化學性質,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氯離子的檢驗等。 實驗探究一: 實驗結論:根據實驗最初沒有不溶物剩余,隨著鎂條長度增加,不溶物也在增加,通過上表可知,出現白色不溶物與鎂條的用量有關; 實驗探究二: 實...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在日常生活里,我們常遇到許多物質,例如①小蘇打、②硫酸銅、③氫氧化鈣。請用序號填寫:
(1)常用來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
(2)用作焙制糕點的發酵劑的是____________。
(3)可用來配制農藥波爾多液的鹽是__________。
③ ① ② 【解析】(1)常用來改良酸性土壤的是氫氧化鈣;(2)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故用作焙制糕點的發酵劑的是小蘇打;(3)可用來配制農藥波爾多液的是CuSO4。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