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氧氣、氮氣、二氧化碳、氦氣、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鐵、高錳酸鉀這些物質 中,能選擇合適的物質,并用他們的化學式進行填空。
(1)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是_______;(2)排放過多會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是
_______(3)通常狀況下是白色固體的物質時_______;(4)能用于實驗室制取氧氣的物質
是_______(5)將燃著的木條伸入某氣體中,木條熄滅,該氣體是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一種小球代表一種元素的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
A.該反應中共有三種元素 B.圖中反應物都是化合物
C.該反應的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 D.該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發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氟利昂是一種常見的制冷劑.氟利昂在紫外線的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破壞臭氧層,其破壞臭氧的循環示意圖如圖:
(1)請寫出臭氧的化學式 ;臭氧與氧氣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 ;
(2)經過①②③的反應后,氯原子的個數 (填“減少”或“增加”或“不變”),反應①中的氯原子與反應③中的氯原子化學性質 (填“相同”或“不同”);
(3)有科學家指出:“少量的氟利昂就能臭氧層產生巨大的影響”,請你根據循環示意圖說明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關于量筒的實用,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少量的化學反應可以在量筒中進行
B量取8ml液體時,應選用50ml量筒
C用量筒量取液體時,視線與凹液面的最高點保持水平
D向量筒中傾倒液體至近刻度線時,可改用滴管滴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從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對事實或現象解釋不正確的是( )
序號 事實 解釋
A | 香味撲鼻 | 分子在不斷運動 |
B | 熱脹冷縮 | 分子的大小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 |
C | 氣體能被壓縮 | 分子之間有間隔 |
D | 1滴水中約有1.67?1021 | 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制取氣體所需裝置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以下問題:
(1)裝置中標“a”的儀器名稱是__________;
(2)下列酒精燈使用方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填序號);
(3)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D裝置收集氧氣,檢驗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表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高錳酸
鉀制取并收集純凈的氧氣應該選擇的裝置是________:a.停止加熱;b.固定試管;c.將導管 從水中取出;d.裝藥品并在試管口出放一小團棉花;e.加熱,收集氧氣;f.在水槽中準備好
倒立的充滿水的集氣瓶。上述操作中缺少的一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該操作編
號為g,則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密閉容器內盛有氧氣和氮氣的混合氣體,采用燃燒法除去其中的氧氣,且不能混入新的氣體,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
| A. | 硫磺 | B. | 紅磷 | C. | 鐵絲 | D. | 木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市場上有些食品裝在充滿氣體的塑料袋內,顯得鼓鼓的.經詢問得知:這樣充氣的包裝,主要是為了使食品能較長時間保鮮、保質和不易壓碎.那么,這是什么氣體呢?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氮氣.
(1)假設大明的猜想正確,請你用實驗方法證明.
驗證方法及操作 | 可能看到的現象 | 結論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結合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儀器①的用途 儀器②的名稱 .
(2)實驗室收集氧氣可選用E裝置,理由是 ,
(3)若選擇C裝置收集氧氣,則驗滿的方法是 口 .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共熱制氧氣的實驗中,如果發現試管破裂,原因可能是 .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基本反應類型 .
(4)實驗室選用裝置BC來制取氧氣,某同學在觀察到試管內有大量氣泡時,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C裝置中,沒見木條復燃,其原因可能是 .
(5)氨氣極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氣小,實驗室常用加熱固體硫酸銨和固體熟石灰的混合物來制取氨氣,發生裝置應選用 裝置,收集裝置使用
(6)如圖F,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過程中發現集氣瓶炸裂,可能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