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 氧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及其化合物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內容。
(1)從右圖氧原子結構示意圖中獲得的信息,正確的是 (填標號)。
a.表示原子核,帶8個單位正電荷
b.氧原子核外有2個電子層,有8個電子在核外作高速運動
c.氧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形成離子(O2-)
(2)構成氧氣的微粒是 ,氧氣經降溫和加壓變為液態氧后體積變小,用微粒的觀點解釋之: 。
(3)水是重要的氧化物,電解水實驗說明水是由 組成。登山和潛水供氧裝置中,過氧化鈉(Na2O2)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自然界中氧循環的環節之一: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6CO2+6H2O C6H12O6+XO2 ,則X=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 能。
【答案】(1)a、b
(2)氧分子 分子之間的空隙變小
(3)氫元素和氧元素(或其它合理答案)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4)6 化學
【解析】(1)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的數字表示的是原子核,a正確;圓圈外的數字表示的核外電子數,b正確;氧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6,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2個電子形成帶2個單位負電荷的陰離子,c錯誤;
(2)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氧氣經降溫和加壓變為液態氧后體積變小,是由于降溫后分子間的間隔變小了;
(3)電解水實驗中與正極產生的是氧氣,用帶火星的小木條檢驗,負極產生的是氫氣,可用燃燒法檢驗,正負兩極氣體的體積比為1:2 ,質量比為8:1 ,該實驗能得出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結論。根據描述:過氧化鈉(Na2O2)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表示為:2Na2O2 + 2H2O === 4NaOH + O2↑;
(4)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數目不變,故X=6;光合作用是植物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請你用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以下生活中的常見問題。
(1)市場上有“加鐵醬油”、“高鈣牛奶”、“加碘食鹽”等商品,這里的鐵、鈣、碘應理解為 (填序號)。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離子
(2)遂寧盛產“矮晚柚”果形美觀、種子少、肉質脆嫩,含有蛋白質、糖類、維生素等營養素,其中起到調節人體新陳代謝、預防疾病作用的是 。
(3)“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為次氯酸鈉(NaClO),廣泛用于賓館、醫院、家庭等場所的衛生消毒,NaClO中Cl的化合價為 。
(4)氟化鈉常用作牙膏的添加劑,能有效地預防齲齒。如圖是氟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則氟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 (填“失去”或“得到”)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江蘇省連云港市】 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探索化學世界的奧秘。
(1)分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之一。
①生活中,常會接觸到下列物質:A.銅絲 B.甲烷 C.過氧化氫 D.碘酒
其中屬于混合物的是(填字母,下同) ,屬于氧化物的是 。
②根據物質在轉化過程中的特點,可將化學反應分為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下列轉化不屬于這四種基本反應類型的是 。
A.生石灰與水反應 B.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 C.中和反應
(2)實驗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途徑。實驗室中可用KClO3在MnO2催化下受熱分解制取氧氣,并將反應后的混合物進行分離回收。實驗操作如圖所示(MnO2難溶于水):
①圖A中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原因是 ;圖B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②圖C操作中的一處明顯錯誤是 ;圖D操作中,當看到 ,停止加熱。
(3)質量守恒定律是幫助我們學習和認識化學反應實質的重要理論。
①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蠟燭燃燒后質量減少,說明質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規律
B.每32gS和32gO2完全反應后,生成64gSO2
C.在化學反應aA+bB==cC+dD中一定有:a+b=c+d
②有機化合物R與足量氧氣置于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生成CO2和H2O,實驗測得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如下表:
則x= ;已知參加反應的物質R與氧氣的分子個數之比為1:3,則R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江蘇省淮安市】下列圖象中,能正確反映其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A.加熱等質量的氯酸鉀制取氧氣
B.向一定質量的燒堿溶液中加稀鹽酸
C.實驗室高溫加熱一定質量的石灰石
D.向一定質量的硝酸銀溶液中加銅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四川省達州市】(1)如圖1是實驗常用的裝置,請據圖回答:
Ⅰ.寫出儀器①的名稱: ;
Ⅱ.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固體制取一瓶氧氣,來做蠟燭燃燒產物的探究實驗,應選用的一組裝置是 (填裝置編號)。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實驗室用鹽酸和鋅反應制得的氫氣中,常含有少量的水蒸氣和氯化氫氣體,用如圖2裝置可得到干燥、純凈的氫氣,導管氣流方向連接順序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
A.a→b→c→d B.a→b→d→c C.c→d→a→b D.d→c→a→b
(3)【發現問題】純凈的氫氣能在氧氣中安靜地燃燒,純凈的而氫氣還能在其他物質中燃燒嗎?
【實驗方案】用如圖3所示的裝置制取氫氣,進行氫氣在氯氣(Cl2)中燃燒的實驗。
【實驗現象】純凈的氫氣在黃綠色的氯氣中安靜的燃燒,發出蒼白色火焰。
【獲得結論】純凈的氫氣能在氯氣中燃燒,該化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反思與交流】
①點燃可燃性氣體前,要先檢驗 ;
②根據該實驗,你對燃燒的新認識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山東省菏澤市】如圖所示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 ;
利用裝置B制取氧氣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實驗時,錐形瓶內長頸漏斗要插入液面以下,其原因是 ;
實驗結束后,若要分離出錐形瓶中的固體物質,應用的分離方法是 .
(2)下面是利用裝置收集氣體的操作,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是 (填序號).
①待收集瓶內充滿氣體后,蓋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②等到氣泡連續且均勻時,再將導管口移入集氣瓶
③將集氣瓶注滿水,用玻璃蓋蓋上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3)已知:氨氣(NH3)是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銨和熟石灰兩種固體的混合物來制備氨氣.請你從如圖中選出制備一瓶氨氣所需要的裝置組合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現象是認識物質性質的重要依據。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硫在空氣中燃燒時產生藍紫色火焰,生成了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時生成大量的白霧
C.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
D.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時,發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山東省青島市】某溶液可能含有鹽酸、硫酸、硝酸鈉、氯化銅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探究其組成,向一定質量的該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鋇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與所加氫氧化鋇溶液的質量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加入氫氧化鋇溶液至過量,共發生了三個化學反應
B.該溶液一定含有鹽酸、氯化銅,可能含有硝酸鈉
C.反應過程生成的沉淀一定有氫氧化銅,可能有硫酸鋇
D.到達b點時所消耗氫氧化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17.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