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 方法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方案一 | 取少量燒杯內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 | 酚酞不變色 | 猜想一正確 |
酚酞變紅色 | 猜想二正確 | ||
方案二 | 取少量燒杯內的溶液于試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鈉溶液至過量 | 先有氣泡冒出,然后會有沉淀 | 猜想三正確 |
分析 【作出猜想】根據反應的程度進行猜想:恰好反應、一種物質完全反應,另一種物質有剩余;
【方案設計】鹽酸能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
【方案反思】根據酚酞遇堿變紅,在中性和酸性時都不變色來進行解答;
【反思與拓展】鹽酸能和碳酸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
【結論】根據實驗的結論進行發生反思.
解答 解:【作出猜想】反應可能是恰好反應,只有氯化鈣(猜想二)、也可能是一種物質完全反應,另一種物質有剩余,若氫氧化鈣過量,則含有氫氧化鈣和氯化鈣(猜想一);若鹽酸過量,則含有鹽酸和氯化鈣(猜想三);
【方案設計】鹽酸能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若有氣泡冒出,過量的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則說明溶液中有鹽酸和氯化鈣;
【方案反思】酚酞遇堿變紅,在中性和酸性時都不變色,所以通過酚酞不變色就認定只有氯化鈣(中性)不全面,還可能是含有鹽酸和氯化鈣(溶液為酸性);
【反思與拓展】實驗步驟是:向廢液中加入碳酸鈣,當不再產生氣泡時,停止加入碳酸鈣,過濾即得只含有氯化鈣的廢液.
【結論】因為反應可能是完全反應,也可能是其中的一種反應物過量,因此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反應物的用量;
故答案為:【作出猜想】含有鹽酸和氯化鈣;
【方案設計】碳酸鈉;先有氣泡冒出,然后會有沉淀
【方案反思】酚酞不變色還可能是含有鹽酸和氯化鈣;
【反思與拓展】向廢液中加入碳酸鈣,當不再產生氣泡時,停止加入碳酸鈣,過濾即得只含有氯化鈣的廢液.
【結論】反應物是否過量.
點評 本題考查了酸堿中和反應以及實驗設計的能力.設計實驗時,可以從反應后的產物和其有關的性質著手.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HClO HCl Mg(OH)2 MgCl2 | B. | CO2 H2CO3 CaCO3 Ca(HCO3)2 | ||
C. | H2O HNO3 Cu(OH)2 NH4NO3 | D. | SO3 NaHSO4 NaOH Na2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全國市級聯考】山東省臨沂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押題化學試卷 題型:探究題
(10孝感11)、做菜用的一種嫩肉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NaHCO3)可破壞肉質纖維結構、促進肉類吸收水分,從而使肉質松軟、鮮嫩。小明發現將拌了嫩肉粉的肉類放到鍋中并加入食醋等調料燒煮時產生了大量氣體。他對此頗感興趣,決定對其進行探究。
Ⅰ、小明對氣體的成分進行了猜測:氣體中除了醋酸氣體之外,還可能含有水蒸氣和CO2。
他設法收集氣體樣品并除去醋酸氣體后,用右圖實驗裝置進行探究。將氣體依次通過A、B兩試劑瓶后,發現A瓶質量增加,B瓶中有白色渾濁物產生。(已知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實驗結論:該氣體中一定含有 ;
Ⅱ、小明對二氧化碳的來源做出了兩種猜測:
猜測① 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產生的;
猜測② ;
針對以上猜測,小明設計了以下實驗:(請你填寫下表)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
實驗1 | 取碳酸氫鈉樣品少許加入試管中,加熱到不產生氣體為止,并把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 試管口有小水滴產生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猜想①正確 |
實驗2 |
|
| 猜想②正確 |
Ⅲ、查閱資料:在百度網頁中輸入碳酸氫鈉的化學性質,可以獲知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產物中有碳酸鈉生成。再根據實驗Ⅰ寫出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
Ⅳ、實驗Ⅰ中有白色粉末剩余,請用兩種化學方法來驗證剩余粉末是碳酸鈉(寫出實驗操作步驟、現象和結論);
方法一: ;
方法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黃曲霉素Gl由碳、氫、氧三個元素構成 | |
B. | 黃曲霉素Gl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 |
C. | 每個黃曲霉素Gl分子中的質子數和電子數相等 | |
D. | 黃曲霉素Gl中碳元素質量分數最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