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化學興趣小組用下圖裝置進行實驗,發現鎂片完全溶解、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現探究石灰水變渾濁的原因:
(1)鎂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 (填“吸熱”或“放熱”)。
(2) 。
(3)若將稀鹽酸換成水,鎂片換成 固體,同樣也可以觀察到到飽和石灰水變渾濁。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濟南市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4分)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1)由圖中可看出,甲乙兩物質中,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的物質是 ;
(2)要使甲的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寫出一種即可);
(3)t2℃時,將甲、乙各20g分別加入到兩只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所得乙溶液為 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若將溫度都降低到t1℃,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填“>”、“<”或“=”)乙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東營市勝利油田七校九年級上學期聯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兩種物質在光照條件下能發生化學反應,其微觀示意圖如下:
(說明:一種小球代表一種元素的原子)
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示中的反應物都是單質 B.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C.圖示中共有4種物質 D.該圖示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醛(CH2O)是室內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來源于室內裝修所用的油漆、膠合板等材料。下列關于甲醛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醛中C、H、O元素質量比是1:2:1
B.甲醛屬于氧化物
C.甲醛由一個碳原子、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D.甲醛是由C、H、O三種元素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九年級1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7分)下圖表示某些物質間轉化關系。A、D為固體且組成元素相同,A為紫黑色;X、F為液體且組成元素相同,E為產生溫室效應的常見氣體,Y是紅色的金屬。請回答:
(1)寫出化學式:B ,Y ;
(2)C在反應③中起 作用。
(3)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 ;⑤ 。
(4)反應⑥在催化反應室中進行,且發生多個反應,如Ⅰ和Ⅱ,請推斷完成反應Ⅱ的化學方程式:
Ⅰ Ⅱ C+
2CO
(5)若將合成氣中兩氣體按分子數之比為1:1進行化合(原子利用率為100%),可合成多種有機化工產品,寫出其中一種可能產品的化學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九年級1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四個圖像分別表示化學興趣小組活動 中的數據及處理情況,其中不正確的是
A.將一定質量的銅粉在空氣中充分灼燒
B.一定量的硫酸銅溶液中加入鐵片
C.一定溫度下,向不飽和硝酸鈉溶液中不斷加入硝酸鈉固體,充分攪拌
D.用等質量、等濃度的雙氧水分別制取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九年級1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時甲和乙的飽和溶液,升溫到
℃時仍是飽和溶液
B.甲和乙的溶解度相同
C.℃時,甲和乙各30g分別加入100g的水中,均形成飽和溶液
D.℃時,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形成不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欲除去密閉容器中空氣中的氧氣且不引進其他氣體,應選擇的可燃物是
A.木炭 B.硫 C.紅磷 D.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滕州市初三下學期學業水平模擬1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間的轉化,不能一步實現的是?
A.CuO→Cu(OH)2 B.CO→Ca(OH)2
C.Na2CO3→NaCl D.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