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實驗1:根據物質燃燒的條件可知,將A中的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氣泡冒出,白磷燃燒,說明生成的氣體是氧氣,據此寫出化學反應式;
實驗2:根據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的特點分析操作目的;證明生產的氣體二氧化碳減少了,就說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了.
解答 解:實驗1:物質燃燒的條件是:具有可燃物、與氧氣接觸、達到著火點.C中的白磷是可燃物,加入熱水后也可以使白磷達到著火點,但這時C中的白磷不燃燒,因為沒有與氧氣接觸.當打開K1,關閉K2,將A中的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氣泡冒出,白磷燃燒,說明這時滿足了白磷燃燒的條件,即達到著火點并與氧氣接觸,白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通過這個實驗也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與氧氣接觸.
故答案為: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與氧氣接觸.
實驗2:步驟1中打開K1,關閉K2,將A中溶液滴入B中,氣球變大,打開K2,關閉K1,一段時間后氣球沒有明顯變癟,說明氣球內還有氣體沒有與氫氧化鈉反應,即充入的氣體主要是空氣.故答案為:空氣;
進行實驗3時,打開K2,關閉K1,將A中液體滴入B中,用燃著的木條放在K2上,發現木條熄滅.這樣做的目的一則是排出裝置中的空氣,二則驗證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然后進行后續實驗,打開K1,關閉K2,氣球變大,所以生成氣體二氧化碳,然后打開K2,關閉K1,一段時間后氣球變癟,氣球內的二氧化碳與C中的氫氧化鈉固體反應了.故答案為:CO2;先關閉K2,打開K1,氣球變大;然后關閉K1,打開K2,一段時間后,氣球變小.
點評 此類題綜合考查了學生基本的實驗能力,涉及燃燒的條件、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氣體的驗證、實驗方案的設計.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化學基本功.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一定壓強下,氧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 | |
B. | ![]() 加熱一定質量高錳酸鉀 | |
C. | ![]() 某溫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不斷加入硝酸鉀晶體 | |
D. | ![]() 向一定質量的NaOH溶液中滴加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操作 | 現象 | 結論 |
取罐中的溶液少量放入試管中,再滴加足量稀鹽酸,觀察現象 | 產生氣泡 | 證明CO2與NaOH溶液混合有新物質生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A | 久置于空氣中的氫氧化鈉是否全部變質 | 取樣,滴加稀硫酸 | 有氣泡產生 | 氫氧化鈉已完全變質 |
B | 測定溶液pH | 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在用蒸餾水潤濕的pH試紙上 | 試紙變為藍黑色 | pH為12 |
C | 除去鹽酸中的少量硫酸 | 慢慢逐滴加入氯化鋇溶液,邊振蕩,觀察白色沉淀剛好不再產生,停止,過濾 | 觀察白色沉淀產生與否 | 過濾得到濾液是鹽酸 |
D | 鑒別碳酸鉀和氯化銨 | 分別加入熟石灰研磨并聞氣味 | 是否有刺激性氣味 | 有刺激性氣味的是氯化銨,無是碳酸鉀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X | Y | Z | |
A | 腦干 | 小腦 | 大腦 |
B | 懸濁液 | 乳濁液 | 溶液 |
C | 溶質 | 溶劑 | 溶液 |
D | 結晶 | 蒸餾 | 沉淀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空氣$\stackrel{液化}{→}$液態空氣$\stackrel{分離}{→}$氧氣 | |
B. | 二氧化碳$\stackrel{綠色植物}{→}$氧氣 | |
C. | 高錳酸鉀(KMnO4)$\stackrel{加熱}{→}$錳酸鉀(K2MnO4)+二氧化錳(MnO2)+氧氣(O2) | |
D. | 過氧化氫(H2O2)$\stackrel{二氧化錳}{→}$水(H2O)+氧氣(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