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學習小組對人體吸入的空氣與呼出的氣體,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人體吸入的空氣與呼出的氣體組成有什么不同?
【查閱資料】
(1)白磷的著火點為40℃。
(2)通常條件下,白磷與氫氧化鈉溶液不反應。
(3)通常條件下,氫氧化鈉溶液易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可以溶于水的碳酸鈉和水。
【實驗操作、記錄、分折】
(1)先檢査裝置的_______________,裝入試劑,在醫用輸液袋中裝入VmL氣體,連接裝置。
(2)打開彈簧夾K1、K2,緩慢將袋中的氣體全部排出。讀出量筒中液體體積V1mL.錐形瓶中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關閉彈簧夾K1、K2,再_______________(填操作方法),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燒。待瓶中氣體冷卻至室溫,打開K2.讀出量筒中液體體積為V2mL.其數值等于已反應的___________之外的氣體總體積。
實驗二:
(4)把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測濕度)探頭放入袋中,開始采集數據,然后向袋內呼出氣體。采集的數據經處理如圖三,表示二氧化碳體積分數變化的是___(填“X”、“Y”、“Z”).
【數據處理】
(5)實驗一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表達式是______(用百分數表示,下同),氧氣的體積分數表達式是______.
(6)實驗二中,200s時沒有采集數據的所有氣體的總體積分數為________.
【評價與反思】
(7)有人認為教材中空氣成分的“其它氣體和雜質”主要是指水蒸氣,由實驗二判斷此說法是錯誤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氣密性 吸收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利用減少的液體體積測出二氧化碳的含量 向燒杯中加入熱水(熱水溫度大于400C) 氧氣和二氧化碳 Z 76.66% 由實驗2可知,空氣中水的體積分數為1.98%,而空氣成分的氣體雜質體積分數為0.03%. 【解析】【實驗操作、記錄、分折】(1)實驗過程中要保證裝置的密封,實驗前應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氫氧化鈉溶液易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可以溶于水的碳酸鈉和...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梅州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質檢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分別表示三種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該反應為置換反應
B. 反應物都是化合物
C.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D. 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
B 【解析】A.根據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是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正確;B. 反應物有一種是化合物,一種是單質,錯誤;C.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正確;D. 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重慶市聯盟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階段(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不是表示同一物質的一組是( )
A. 火堿、燒堿、苛性鈉、氫氧化鈉 B. 純堿、蘇打、碳酸鈉
C. 熟石灰、消石灰、氧化鈣 D. 小蘇打、碳酸氫鈉
C 【解析】A. 火堿、燒堿、苛性鈉是氫氧化鈉的俗稱,正確;B. 純堿、蘇打是碳酸鈉的俗稱,正確; C. 熟石灰、消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錯誤;D. 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正確。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西省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2) 題型:填空題
在4P+5O2點燃2P2O5中,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每124份質量的磷可跟_________份質量的氧氣化合,并生成__________份質量的五氧化二磷。
160 284 【解析】在4P+5O22P2O5中, 4×31 5×32 2×(31×2+16×5),即表示124份質量的磷可跟160份質量的氧氣化合,并生成 284份質量的五氧化二磷。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西省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2)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A、燃著的酒精燈去點燃酒精燈會使酒精燈傾斜酒精流出著火,或者酒精燈內部也點著了,故不正確; B、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連接裝置把導管的一端浸沒在水里,雙手緊貼容器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裝置不漏氣;反之則相反,故操作正確; C、量筒不能作為加熱的容器,故不正確; D、取用細口瓶里的液體藥品,應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圖中瓶塞是正放的,故不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淮北市2018年中考化學模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t1℃時,乙、丙兩種物質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
B. 將t2℃時甲、乙、丙的飽和溶液分解升溫至t3℃,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乙>甲>丙
C. t4℃時,將等質量的甲、乙、丙三種固體分別配制成飽和溶液,需加水質量最多的是甲
D. 甲中混有少量乙時,應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提純甲
B 【解析】A.根據溶液是否飽和分析解答; B.根據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分析解答; C.根據物質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D. 據A、B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情況分析提純物質的方法。 【解析】 A. t1℃時,乙、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若溶液為飽和溶液,則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但題中溶液是否飽和不確定,故錯誤; B. 據圖可知:甲、乙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淮北市2018年中考化學模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操作中,正確的是()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取用固體藥品,手不能直接接觸藥品,以免被腐蝕或污染藥品,錯誤;B、點燃酒精燈要用火柴,不可用燃著的酒精燈去點燃,否則會引起火災,錯誤;C、溶解用玻璃棒攪拌,玻璃棒在攪拌時盡量不要碰擊燒杯壁,正確;D、過濾時,向漏斗中傾倒液體時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末端應緊貼燒杯內壁,以防液體濺出,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黃浦區2018屆九年級4月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氧氣在一定條件下可變成淡藍色液體,此過程中發生變化的是
A. 氧分子的大小 B. 氧氣的化學性質
C. 構成氧分子的原子種類 D. 氧分子之間的間隔
D 【解析】A、氧氣由氣態轉化為液態時,分子的體積并沒有改變,錯誤;B、不管氧氣還是液氧均由氧分子構成,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所以氧氣的化學性質不變,錯誤;C、無論是氧氣還是液氧中的氧分子均由兩個氧原子構成的,錯誤;D、氧氣在一定條件下變成淡藍色液體只是氧分子之間的間隔發生了改變,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蘇州市2017屆九年級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實驗桌上放置的兩容器中盛有等體積的酒精和水兩種液體。幾天后,兩者的體積都明顯減少,且酒精比水減少得多。由此現象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A.酒精與水都能揮發 B.酒精比水易揮發
C.酒精的熔點比水低 D.酒精的沸點比水高
B 【解析】 試題分析:實驗桌上放置的兩容器中盛有等體積的酒精和水兩種液體。幾天后,兩者的體積都明顯減少,且酒精比水減少得多,說明酒精比水易揮發,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