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做法可以達到預期目的是( )
| A. | 用氖氣作焊接金屬的保護氣 |
| B. | 加入凈水劑(如明礬),使硬水轉化成純凈水 |
| C. | 尋找新的催化劑使水變成油 |
| D. | 做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時,用蠟燭代替紅磷 |
常見氣體的用途;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探究;硬水與軟水;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 |
專題: | 分析比較法. |
分析: | A、根據氖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判斷. B、根據明礬的凈水原理,以及硬水的含義判斷. 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判斷. D、根據蠟燭燃燒的產物判斷. |
解答: | 解:A、氖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不和金屬反應,且可隔絕氧氣,防止金屬氧化,所以正確. B、硬水是含有較多可溶的鈣、鎂化合物的水,明礬溶解于水形成膠狀物,能吸附水中不溶的雜質沉降下來,不能吸附可溶的鈣、鎂化合物,不能把硬水變成純凈的水,所以錯誤. 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油中含有碳元素,水永遠不會變成油,所以錯誤. D、做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時,選擇的藥品應是只能與氧氣反應,且反應不生成新氣體,但是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所以錯誤. 故選A. |
點評: | 化學來源于生產、生活,也服務于生產、生活,因此與生產、生活相關的化學知識也是考查重點,特別是關于食品安全、營養與健康、能源、材料、環境保護、中毒解毒知識、燃燒與滅火等內容.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定條件下,甲、乙、丙、丁在某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右圖所示。正確的說法是
A.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B.若消耗3g乙,則生成17g丙
C.丁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D.甲、乙的質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結合小藍同學所用的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
(1)指出圖中儀器的名稱:
a ;c ;
(2)實驗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時應選用 兩裝置連接,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用分解高錳酸鉀制取和收集到較純的氧氣時應選 兩裝置連接,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用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驗滿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三效催化轉換器”可將汽車尾氣中有害氣體處理為無污染的氣體,如圖為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不同顏色球代表不同種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 | 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種類相同 |
| B. | 甲和丁中同種元素化合價相等 |
| C. | 該反應中共有三種元素 |
| D. | 反應方程式中乙、丙的化學計量數均為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比較、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據一些反應事實推導出的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號 | 化學反應事實 | 影響反應的因素 |
A | 鐵絲在空氣中很難燃燒,而在氧氣中能劇烈燃燒 | 反應物濃度 |
B | 碳常溫下不與氧氣發生反應,而在點燃時能與氧氣反應 | 反應溫度 |
C | 雙氧水在常溫下較難分解,而加入二氧化錳后迅速分解 | 催化劑 |
D | 銅片在空氣中很難燃燒,銅粉在空氣中較易燃燒 | 反應物的種類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日常生活中發生的變化,全部屬于化學變化的一組是
A、煤氣燃燒 水變蒸氣 B、瓷碗破碎 剩飯變餿
C、菜刀生銹 水果腐爛 D、燈泡發光 冰塊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無色透明普通玻璃,其主要成分又稱為鈉鈣玻璃(化學式為Na2CaSi6O1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價為( )
| A. | +4價 | B. | +3價 | C. | +2價 | D. | +1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