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用化學用語表示:
(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___;(2)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____;
(3)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單質___;(4)不含金屬元素的堿___。
(5)葡萄糖___;(6)可用于制作“葉脈書簽”的堿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氧氣和二氧化碳與我們如影隨形。下列關于它們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氧氣和二氧化碳都含有氧分子
B. 氧氣可以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以用來滅火
C. 自然界里它們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轉化
D. 空氣中氧氣含量過多無害,二氧化碳含量過多會形成酸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除去下列物質中所含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的為雜質),所用試劑及主要實驗操作均正確 的一組是
項目 | 物質 | 所用試劑及主要實驗操作 |
A | CO(CO2) | 通過裝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氣瓶后,干燥 |
B | Fe粉(Cu粉) | 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 |
C | NaCl溶液(CaCl2) | 加入過量Na2CO3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蒸發、結晶 |
D | KNO3溶液(NaCl) | 蒸發結晶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防火勝于救火”,科學認識燃燒,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是每個公民應具備的安全素養之一。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身上著火不可亂跑,要就地打滾使火熄滅
B. 水能滅火,油鍋著火時要迅速用水澆滅
C. 天然氣泄漏,要迅速關閉閥門、打開門窗通風,切忌在室內打電話報警或開燈檢查
D. 油庫、面粉廠、紡織廠和煤礦的坑道內等場所要嚴禁煙火,以避免爆炸的發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除去下列物質中所含雜質(括號內為雜質)的實驗,能達到目的 ( 。
A. NaOH(Na2CO3):加入適量稀鹽酸B. CO(CO2):通過裝有濃硫酸的洗氣瓶
C. FeCl2溶液(CuCl2):加入足量的Zn,過濾D. BaSO4(Na2SO4):溶解、過濾、洗滌、烘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E是初中化學的常見物質;A是一種常用于滅火的氣體,可用于制汽水;B是胃酸中的主要成份;C和D是兩種常見的堿;E是一種鈉鹽,其水溶液呈堿性.請回答下列問題:
(1)A和B的化學式分別是_____、_____。
(2)C和D的溶液中都含有的陰離子是_____(寫離子符號)。
(3)若D和E反應可以得到C,請寫出D和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C的俗名是_____(寫一種);D的用途有_____(寫一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用高錳酸鉀來制取氧氣。經探究,生成氧氣的質量約是高錳酸鉀質量的1/10。
(1)現有高錳酸鉀32 g,大約能生成氧氣的質量是多少?_____
(2)這些氧氣若裝在容積為125 mL的集氣瓶中,最多裝幾瓶?(氧氣在該條件下的密度為1.429 g/L)________
(3)小明同學從與醫生的交談中獲悉:正常人每分鐘約呼吸30次,每次約吸入0.4L空氣。請問一個人一天吸入人體內的氧氣約為多少升?(計算結果取整數)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學習要建構若干基本觀念,以下四類化學基本觀念中認識不正確的是( 。
A. 元素觀:金剛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組成
B. 變化觀:CO2和Na2CO3可以相互轉化
C. 微粒觀:冰和干冰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D. 分類觀:純堿和燒堿都屬于堿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硫酸氫銨(NH4HSO4)易溶于水形成無色溶液,幾乎不溶于乙醇、丙酮和吡啶,其水溶液呈強酸性,腐蝕品。包裝方法:Ⅱ類,玻璃瓶外木箱內襯墊料或編織袋內襯塑料袋。儲運條件: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的倉間內,防止容器破損,受潮溶解。急救:眼睛受刺激用水沖洗,嚴重者就醫診治。皮膚接觸用水沖洗,并用肥皂徹底洗滌。誤服立即漱口,送醫院救治。
請預測其化學性質,說明預測的依據,并設計實驗驗證。限選試劑是: NH4HSO4溶液、BaCl2溶液、FeSO4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稀鹽酸、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鎂條、碳粉、氧化銅。
預測 | 預測的依據 | 驗證預測的實驗操作與預期現象 |
①能夠與_______反應 (填物質類別) | NH4HSO4 溶液中應有NH4+ | 取少量NH4HSO4溶液于試管中,滴入_________________并微熱如果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生,則預測成立 |
②能夠與_______反應 (填與上述實驗不同的物質類別) | 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觀察到____,則預測成立。 |
③能夠與_______反應 (填與上述實驗不同的物質類別) | 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觀察到_______,則預測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