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學利用括號內的物質設計的下列各實驗方案中,你認為可行的是( 。
| A. | 除去CO2中少量O2(通過灼熱的銅網) |
| B. | 除去CO2中少量CO(足量澄清石灰水) |
| C. |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點燃) |
| D. | 區別氮氣、氧氣和二氧化碳(燃著的木條) |
物質除雜或凈化的探究;常見氣體的檢驗與除雜方法.. | |
專題: | 物質的分離、除雜、提純與共存問題. |
分析: | 根據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的除雜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而鑒別要求出現不同的現象. |
解答: | 解:A、混合氣通過灼熱的銅網后,氧氣會與銅反應生成氧化銅,而氮氣和銅不反應,所以最后就只剩氮氣了,故A正確; B、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應,石灰水反而會把二氧化碳除去,故B正確;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夠通氧氣點燃,這是因為當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大量存在時,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會燃燒的;且除去氣體中的氣體雜質不能使用氣體,否則會引入新的氣體雜質,故C錯誤; D、氮氣和二氧化碳都不能支持木條的燃燒,因此不能鑒別,故D錯誤. 故選:A. |
點評: | 物質的分離與除雜是中考的重點,也是難點,解決除雜問題時,抓住除雜質的必需條件(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關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 | 地球上有很多水,所以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
| B. | 電解水實驗中,負極產生的氣體能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
| C. | 水體有自我凈化的能力,因此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不會造成水體污染 |
| D. | 自來水廠通過沉淀、過濾、吸附、消毒可將海水淡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現象及方程式均正確的是( )
|
B.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S+O2==SO2
|
D.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4P+5O2==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使我們的生活絢麗多彩.下列事實中,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
| A. | 將石油進行分餾 | B. | 用海水曬鹽 |
| C. | 切割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 D. | 用乙醇汽油作燃料驅動汽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科學研究表明,氨氣在常壓下就可液化為液氮,液氨可用作汽車的清潔燃料,其燃燒時的主要反應為4NH3+3O22X+6H2O.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 | 氨氣在常壓下液化是物理變化 | B. | X的化學式為N2 |
| C. | 液氨具有可燃性屬于化學性質 | D. | 液氨屬于混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儀器①的名稱 .
(2)關閉A裝置中的止水夾后,從長頸漏斗向錐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靜止后如圖所示,則A裝置是否漏氣? (填“漏氣”、“不漏氣”或“無法確定”).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 (名稱),收集裝置是 D (填字母).用B裝置制取氧氣的反應方程式 .
(4)氨氣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銨和熟石灰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氣,則實驗室制取并收集氨氣的最佳裝置組合是 .(填字母)
(5)在用KClO3加熱制O2的過程中,發現產生O2的反應速率很慢,經檢查不是KClO3變質,也不是裝置氣密性不好,你認為最可能的原因是。
(6)小海用如圖G裝置驗證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為說明使石蕊變色的物質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應該采取的實驗操作順序是 (填序號,可重復選用).
①從b端通氮氣
②將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紙花放入廣口瓶中
③從a端通二氧化碳
④從分液漏斗中滴加適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人們在工作、生活中,為防止事故發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確的是( 。
| A. | 油鍋中的油著火用鍋蓋蓋滅 | B. | 冬天用煤取暖時封閉門窗 |
| C. | 到煤窖中挖煤用火把照明 | D. | 廚房內煤氣泄漏打開排氣扇通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根據實驗室提供的儀器和藥品,在老師的指導下從下圖中選擇裝置進行了氧氣的制備實驗。學科王
![]() |
A B C D E
(1)寫出儀器a的名稱: 。
(2)甲同學從上圖中選擇A、E裝置的組合制取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在用膠皮管連接裝置A和E中的玻璃導管時,應先把玻璃管口 ,然后稍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膠皮管。收集氣體前,應將集氣瓶裝滿 并蓋上 。收集氧氣還可選用的裝置是 。
(3)乙同學稱取一定質量的KMnO4固體放入大試管中,將溫度控制在250℃加熱制取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
K2MnO4+MnO2+O2↑ 。實驗結束時,乙同學發現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論產量。針對這一現象,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I:反應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II:反應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猜想III:反應生成的K2MnO4和MnO2分解都放出O2。
[實驗驗證]同學們分成兩組,分別進行下列實驗:
第一組同學取一定質量的MnO2,在250℃條件下加熱一段時間,冷卻后測得MnO2的質量不變,則猜想 錯誤;第二組同學取K2MnO4在250℃條件下加熱,沒有用測定質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II正確的結論。該組同學選擇簡單的實驗方法
是 。
[拓展延伸]實驗發現,KClO3固體加熱制取O2的反應速率很慢,但如果將KMnO4固體與KClO3固體混合加熱,則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請說明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應中是否作催化劑 (選填“是”或“否”),為什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