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西漢時期,我國就用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制取銅,稱為“濕法煉銅”。
(1)請寫出“濕法煉銅”的化學方程式
。
(2)若用該方法制得銅32 g,反應的鐵的質量為 g,若同時消耗了500 g硫酸銅溶液,則該硫酸銅溶液中硫酸銅的質量分數為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淡水在自然中分布很廣,約占地球表面積的3/4
B.動植物體內都含有大量的水
C.凡是無色透明的水都能喝
D.水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和工農業生產上都有重要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了更好地研究飛機事故的原因,每架飛機上都有黑匣子,用于記錄出事時的數據。飛機的黑匣子內部保護存儲數字信息的內存卡外殼是鋁殼,環繞內存卡還有一鋁薄層。有關鋁的性質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選擇金屬鋁作外殼是因為鋁的密度小,以減輕黑匣子的重量
B.這里的鋁薄層可能是鋁合金
C.鋁表面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鋁進一步被氧化
D.鋁在空氣中不易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天平兩盤上的燒杯中,各放入質量相同的稀硫酸,調節天平至平衡。分別向兩邊燒杯中各加入5 g鎂和5 g鐵,鎂和鐵全部反應而消失后,天平的指針( )
A.偏向加鐵的一邊 B.偏向加鎂的一邊
C.仍停留在原來的位置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合金6 g與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后,如果生成0.2 g氫氣,該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 )
A.Zn和Fe B.Cu和Au
C.Zn和Cu D.Mg和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錯誤的是( )
A.熱脹冷縮——分子大小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
B.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C.食物腐敗——分子發生變化
D.酒精揮發——分子不停地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下圖所示,在a燒杯中盛有濃氨水,在b燒杯中盛有酚酞溶液,有關現象和解釋正確的是( )
選項 | 現象 | 解釋 |
A | b燒杯溶液變紅色 | a中氨分子運動到b中,氨氣溶于水,氨水使酚酞溶液變成紅色 |
B | a燒杯溶液變紅色 | b中酚酞分子運動到a中,氨氣與酚酞反應生成紅色物質 |
C | b燒杯溶液為無色 | a中氨分子沒有運動 |
D | a燒杯溶液為無色 | b中酚酞分子運動到a中,氨水呈中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