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根據下圖的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請寫出圖中儀器的名稱:①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常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其化學方程式是____。要得到平穩的氣流,則應選用__ 發生裝置(從A--D中選)。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檢驗二氧化碳,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
(3)實驗室采用A裝置(無棉花)制O2的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O2,實驗剛開始時,水槽里導管的位置較合理的是______(E、F中選擇)。
(4)實驗室里常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現發生裝置選擇D,收集裝置選擇G。
①與B、C裝置相比,選用D作為氫氣發生裝置的主要優點是__________。
②G裝置若用于排空氣法收集氫氣,氫氣應從_________端(選填“a”或“b”)通入。
【答案】 水槽 C
2KC1O3
2KC1+3O2↑ F 能隨時控制的反應開始和停止 b
【解析】考題主要考查了儀器的名稱、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
(1)圖中儀器的名稱: 水槽;
(2)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學方程式是;C中分液漏斗能控制液體的滴加速率,從而控制反應的速率。要得到平穩的氣流,則應選用C發生裝置;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檢驗二氧化碳是考成了碳酸鈣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實驗室采用A裝置(無棉花)制O2是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共熱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反應方程式為;剛開始有氣泡從導管口冒出,放出的氣體有裝置中的空氣,此時不能開始收集,所以導管位置合理的是F;
(4)實驗室里常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現發生裝置選擇D,收集裝置選擇G。
①與B、C裝置相比,選用F作為氫氣發生裝置的主要優點是能使反應隨時進行或停止,原理是:關閉開關時,試管中的氣體增多,壓強增大,把液體壓入長頸漏斗,固體和液體分離,反應停止;打開開關時,氣體導出,試管中的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液體和固體混合,反應進行;
②由于氫氣密度比空氣小,應從b端通入。
【題型】實驗題
【結束】
33
對比實驗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一種實驗方法。
(1)在驗證CO2性質時,若把Y形導管固定在鐵架臺上(如圖12中A),a管位于上方,b管位于下方,兩條紫色石蕊試紙均濕潤,可觀察到現象是____,在該實驗中驗證的CO2化學性質是(用化學方程表示)_____。
(2)圖中B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
(3)圖的C實驗中為了得出“鐵生銹需要與水接觸”這一結論,要選擇的對比實驗是______。(選填序號①、②、③)
(4)某同學用設計了如下圖中所示裝置,探究燃燒的條件(瓶1、瓶2充入氧氣,瓶3和燒杯中充有80℃熱水)。
A.瓶1中加入少量白磷,瓶2、瓶3中分別放入____、_____,可同時證明可燃物燃燒的兩個條件。
B.若僅利用瓶3證明“與氧氣接觸”是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則相應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答案】 a,b管中的均變紅,b管中試紙變色比a管更明顯(或b管中試紙比a管中的先變紅) CO2+H2O=H2CO3 比較不同種溶質在同一溶劑中的溶解能力(或驗證溶解性與溶質種類是否有關) ②③ 紅磷 白磷 向瓶3中加入少量白磷,從b口向瓶3中通入氧氣,若通入氧氣前白磷不燃燒,通入氧氣后白磷燃燒,則可證明“與氧氣接觸”是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
【解析】本題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性質和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和金屬銹蝕的條件和物質燃燒條件的探究,解題中注意使用控制變量的方法。
(1)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a、b管中的均變紅,b管中試紙變色比a管更明顯(或b管中試紙比a管中的先變紅),在該實驗中驗證的CO2化學性質是:CO2+H2O==H2CO3 ;
(2)圖中B的是碘和高錳酸鉀分別加入到汽油中,實驗的目的是比較不同種溶質在同一溶劑中的溶解能力(或驗證溶解性與溶質種類是否有關);
(3) ③試管中沒有水,管口閉塞,管內只有空氣,鐵釘不易生銹,②試管中鐵釘浸在水里,管口未做任何處理,故鐵釘同時和氧氣、水接觸,②試管中鐵釘易生銹,②③對比后說明沒有水,鐵就不易生銹,所以得出“鐵生銹需要與水接觸”這一結論,要選擇的對比實驗是②③;
(4)瓶1中加入少量白磷,瓶2、瓶3中分別加入紅磷、白磷,根據瓶1與瓶3,瓶1與瓶2現象的不同可同時證明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和溫度達到著火點兩個條件;
(3)利用瓶3證明“與氧氣接觸”是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實驗方案向瓶3中加入少量白磷,從b口向瓶3中通入氧氣,若通入氧氣前白磷不燃燒,通入氧氣后白磷燃燒,則可證明“與氧氣接觸”是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
點睛:控制變量法是在研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影響物質變化規律的因素和條件加以人為控制,只改變某個變量的大小,而保證其它的變量不變,最終解決所要探究的問題的一種探究方法。
【題型】綜合題
【結束】
34
下圖表示有關物質的轉化關系(反應條件及部分生成物已省略)。已知甲、乙、丙為單質,其它均為化合物,A、C都是無色液體,且所含元素種類完全相同:D是無色有毒氣體。
(1)F的化學式可能為(填一個即可)________。
(2)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3)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4)反應①-⑤中屬于分解反應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5)反應⑤的現象為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下冊化學單元測試:第9單元 溶液 題型:填空題
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據圖回答:
(1)P點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3℃時,將25g甲物質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
(3)乙物質中含有少量的甲物質,要提純乙物質,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將t2℃時的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2018屆九年級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做法或說法正確的是( )
A. 在發酵的面團中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鈉液以除掉其中的酸。
B. 用適量的食鹽腌制成的魚、肉、蛋等不僅風味獨特,還可以延長保存時間。
C. 香煙燃燒形成的煙氣即使吸入也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危害。
D. 火場逃生時,應直立快速尋找出口下樓逃生或乘電梯逃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育才初中2018級九年級上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育才中學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準備用下圖裝置在實驗室制取并收集氧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小偉認為裝置A加熱前試管內的物質是純凈物
B. 小明認為若將裝置B 中的長頸漏斗換成分液漏斗就可以控制反應的速率
C. 小芳認為裝置D收集到的氧氣比裝置C收集到的氧氣更純凈
D. 小華用圖2中的裝置來代替裝置C收集氧氣時,應將帶火星的小木條放在導氣管b處進行驗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石家莊新世紀外國語學校2017-2018年度九年級第一學期第三次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根據下圖所示的溶解度曲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物質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質的溶解度
B. 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溫度升高后變成飽和溶液
C. t2℃時,甲物質的飽和溶液和乙物質的飽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質量的溶質
D. 將t2℃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溫度降低到t1℃時都會析出晶體
【答案】D
【解析】A、由于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會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從圖中可以看出,只有在高于t2℃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錯誤;B、甲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物質甲的不飽和溶液溫度升高后仍為不飽和溶液,錯誤;C、由于甲乙兩飽和溶液的質量不一定相等,故無法比較所含溶質的質量,錯誤;D、甲乙的溶解度都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故將t2℃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溫度降低到t1℃時都會析出晶體,正確。故選C。
點睛:對于溶解度的意義的表達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某溫度時,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某物質;另一種是在某溫度時,100g水里溶解多少克某物質,溶液達到飽和狀態。
【題型】單選題
【結束】
28
將質量相等的A、B、C三種金屬,同時分別放入三份溶質質量分數相同且足量的稀鹽酸中,反應生成H2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根據圖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A、B、C在生成物中均為+2價)
A. 消耗稀鹽酸的質量是:A>B>C B. 金屬活動性順序是A>B>C
C. 反應速率最快的是A D. 相對原子質量的大小關系是A>B>C
【答案】A
【解析】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氫元素全部來自酸,生成氫氣的質量A>B>C,所以消耗稀鹽酸的質量是A>B>C,正確;B、根據反應生成H2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圖所示,當三種金屬都在發生反應時,相同時間內B放出氫氣的質量大于A、大于C,可判斷三種金屬中B的活動性最強;錯誤;C、根據反應生成H2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圖所示,等質量的三種金屬B最先完全反應,因此反應速度最大的是B而不是A;錯誤;D、三種金屬的化合價、金屬的質量都相等,完全反應放出氫氣的質量與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成反比,即產生氫氣多的相對原子質量小;根據反應生成H2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圖所示,在三種金屬完全反應后,放出H2的質量是A>B>C;因此可判斷相對原子質量是C>B>A,錯誤。故選A。
點睛:對于活潑金屬,活動性越強的金屬與酸反應越劇烈,即反應放出氫氣的速度越快;化合價相同的等質量金屬完全反應放出氫氣的質量與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成反比。
【題型】單選題
【結束】
29
將等質量的鎂、鐵、鋅分別放入三份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鹽酸中,反應生成的H2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根據圖中的信息,作出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
A. 圖線X表示鎂的反應情況
B. 鐵消耗的稀鹽酸的質量最大
C. 鎂、鋅一定過量,鐵可能反應完
D. 鎂一定過量,鋅、鐵可能反應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石家莊新世紀外國語學校2017-2018年度九年級第一學期第三次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鎳(Ni)和錳(Mn)都是重要金屬,將Ni絲插入MnCl2溶液中,無明顯現象;插入CuCl2溶液中,Ni絲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則這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A. Cu、Mn、Ni B. Mn、Ni、Cu C. Ni、Mn、Cu D. Mn、Cu、Ni
【答案】B
【解析】由題意可知,將鎳絲插入MnCl2溶液中,無明顯現象,說明錳比鎳活潑;將插入CuCl2溶液中,鎳絲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說明鎳比銅活潑。則Mn、Ni、Cu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Mn>Ni>Cu。故選B。
【題型】單選題
【結束】
21
如圖所示裝置,向試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種物質后,U形管右邊支管的紅墨水液面降低,左邊支管的紅墨水液面上升,則加入的物質可能是( )
A.氫氧化鈉 B.生石灰 C.氯化鈉 D.硝酸銨
【答案】D
【解析】A、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熱量,使容器內溫度升高,壓強增大,右邊液面上升,左邊液面下降,故A錯;
B、生石灰與水反應放出熱量,使容器內溫度升高,壓強增大,右邊液面上升,左邊液面下降,故B錯;
C、氯化鈉加入水中既不放熱也不吸熱,使容器內溫度不變,壓強不變,液面不發生變化,故C錯誤;
D、硝酸銨溶于水吸熱,使容器內溫度降低,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右邊液面降低,左邊液面上升,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要了解物質溶于水的過程,知道為什么放熱和吸熱,記住溶于水吸熱和放熱的常見物質.常見的遇于水放熱的有:濃硫酸、生石灰、氫氧化鈉固體.常見吸熱的有:硝酸銨.
【題型】單選題
【結束】
22
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質
B. 物質溶于水時都放出熱量
C. 溶質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液體或氣體
D. 飽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質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石家莊新世紀外國語學校2017-2018年度九年級第一學期第三次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15•張掖校級模擬)2013年3月,浙江大學實驗室里誕生了世界上最輕的材料﹣﹣“碳海綿”.“碳海綿”具備高彈性和疏松多孔的結構,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納米管(兩者都是碳單質).下列關于“碳海綿”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常溫下化學性質活潑
B. 具有吸附性
C. 在一定條件下可還原氧化銅
D. 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是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四次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空氣中含量較多,且能用于填充食品包裝袋的氣體是( )
A. 氮氣 B. 氧氣 C. 稀有氣體 D. 氫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