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興趣小組同學為了弄清沼氣池中氣體的成分,進行了有關實驗。
(收集氣體)將礦泉水瓶裝滿水,用細繩吊入池中,再使瓶中的水全部倒出(見圖),然后迅速拉起礦泉水瓶,蓋上瓶蓋。這種方法屬于_____集氣法。
(對氣體猜想)
猜想I.全部是CH4; 猜想II.全部是_____;
猜想III.是CH4和CO2的混合氣體。
(實驗和推斷)
(1)若“現象a”為石灰水變渾濁,則說明氣體中含有_____氣體。
(2)步驟②加適量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
(3)若“現象b”為杯壁有水霧出現,有同學認為“猜想I或III”成立,其反應方程式為:_____。
(4)若“現象a”無明顯現象, “現象b”為杯壁有水霧,“現象c”為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猜想_____”成立
(5)若想證明“猜想III”成立,則“現象abc”分別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質量監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加熱燒瓶中的水使之沸騰,水蒸氣從銅管噴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處,火柴被加熱但不能燃燒,迅速移開火柴,火柴開始燃燒。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該實驗現象證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
B. P處火柴不能燃燒是因為水蒸氣隔絕了氧氣
C. 火柴移離水蒸氣,與氧氣充分接觸,從而燃燒
D. 加熱銅管的目的是產生高溫水蒸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水和溶液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1)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甲所示。20℃時取18gKNO3和18gNaCl分別放入兩只燒杯中,各加入50mL水(水的密度近似看做1g/cm3),充分溶解,現象如圖乙所示;升溫到50℃時,現象如圖丙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乙圖中,a燒杯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____b燒杯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選填“>”、“<”或“=”)。
②要使丙圖中的NaCl溶液恰好變成飽和溶液,需要加入____gNaCl固體。
③除去固體KNO3中混有的少量NaCl,實驗步驟:先加水加熱溶解,再____,然后過濾、洗滌、干燥。
④把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NaCl溶液稀釋成50g質量分數為3%的NaCl溶液,需要水的體積是___mL.若采用圖丁所示的操作來量取水的體積(其他操作均正確),則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____(選填“>”、“<”或“=”)3%。
(2)水是一種常用的溶劑,下列各組固體物質能用水鑒別的是____(填字母)。
A.碳酸鈣和氯化鈉 B.硝酸銨和氯化鈉 C.氯化鎂和氯化鈉 D.氫氧化鈉和氯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某汽車尾氣凈化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該凈化裝置可以降低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B. 反應前后各分子的個數比為1:1:1:1
C. 該反應中反應物是兩種氧化物
D. 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一定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過程中,主要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
A. 水的沸騰 B. 干冰升華 C. 膽礬研碎 D. 面粉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福州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質檢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第二組同學利用橫口管(如圖a)等儀器設計裝置探究“氧氣的性質”
(1)如圖b,將注射器內液體甲注入廣口瓶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利用此裝置進行“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橫口管底部盛有的固體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完成(1)實驗后,在固體乙上方放一塊紅熱的木炭,再套上一個橫口管進行“木炭在氧氣中燃燒”實驗(如圖c),為證明該反應有二氧化碳生成,液體丙應為___________(填名稱),液體丙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2019屆第一學期期末復習九年級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瘋狂”的星球
金星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中國古代稱之為長庚、啟明、太白金星。金星地表大氣壓約是地球的90倍,大氣成分主要由二氧化碳組成,約占96%,因此它的地表具有強烈的溫室效應,在近赤道的低地,溫度可高達500°C。在高度50至70公里的金星上空,懸浮著濃密的厚云,把大氣分割為上下兩層。你知道嗎?地球云層的主要成分是水(水的液滴),而金星云層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硫酸的液滴),其中還摻雜著硫的粒子,所以呈現黃色。硫酸(H2SO4)的生成主要源于太陽光中波長短于160nm的紫外光對CO2的光解,使其變為CO和原子氧,原子氧非常活潑,能與SO2反應變為SO3,SO3與水反應變為H2SO4,在金星,下的雨真是名副其實的酸雨。金星里,H2SO4的形成過程是不斷循環的,H2SO4從大氣較高較冷的區域降至較低較熱的區域,當溫度達到300℃時,H2SO4開始分解為SO3和水,SO3再分解為SO2和原子氧,原子氧接著與CO反應變為CO2。SO2與水會上升到上層,重新反應又釋放出H2SO4。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金星地表具有強烈的溫室效應是因為______。
(2)原子氧的符號為______。
(3)硫酸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4)在硫酸循環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序號)。
A. CO2光解變為CO和原子氧的變化為化學變化
B. SO3與水反應變為H2SO4為化合反應
C. CO變為CO2的過程中原子氧是催化劑
(5)金星被稱為“瘋狂”星球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