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同學設計如下圖所示實驗,探究二氧化碳的有關性質。
實驗一:A瓶中________(選填“能”或“否”)觀察到現象,B瓶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B瓶中出現此現象的原因是(用化學表達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實驗采用了科學探究中的控制變量法,控制的變量是____________。
實驗二:將二氧化碳緩慢通入豎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觀察到第④號棉球先變色,由此現象可知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的物理性質。
【答案】 否 石蕊紙花變紅 略 水(或H2O) 密度比空氣大
【解析】由題意,圖中①④為用紫色石蕊溶液潤濕的棉球,②③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根據根據二氧化碳能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進行分析解答。實驗一采用科學探究中的控制變量法,由圖示可知,該實驗控制的變量是水;實驗一:A瓶中由于二氧化碳沒有酸性,所以干石蕊紙花不變色;B瓶中干石蕊紙花噴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溶液變紅色,則觀察到的現象是石蕊紙花變紅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H2O═H2CO3;實驗二:將二氧化碳緩慢通入豎直放置的玻璃管中,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②③都不變色,說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變色;用紫色石蕊溶液潤濕的棉球都變紅,說明二氧化碳和水發生了化學反應;并且④比①先變紅,通過此現象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大。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如下圖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點燃白磷后,慢慢將燃燒匙插入瓶中,塞緊瓶塞
B. 用細鐵絲代替白磷進行實驗,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C. 不打開瓶塞,聚焦太陽光引燃足量白磷,實驗效果更好
D. 若實驗過程中,沒有將彈簧夾夾緊,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堿法”的重要反應。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NaHCO3是純堿
B. 析出晶體后剩余溶液中溶質只有NH4Cl
C. 配制飽和食鹽水時,可通過攪拌來提高食鹽的溶解度
D. 向飽和食鹽水中先通入氨氣的作用是使溶液呈堿性,促進二氧化碳的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倡導綠色簡約生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為提高農作物產量,大量施用農藥和化肥
B. 空氣污染指數越大,空氣質量越好
C. “水華”與“赤潮”誘發的根源不同
D. 采用“綠色化學”工藝,使原料盡可能轉化為所需要的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小組對H2O2溶液制氧氣進行了如下探究:
(1)實驗室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的反應符號表達式為 ,屬于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探究一】:探究催化劑對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實驗中催化劑均為0.4g,H2O2濃度均為10%,以收集10mL氣體為準)該小組采用了如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具體數據如下表:
催化劑種類 | 氣體產生速率(mL/s) |
MnO2 | 0.03 |
CuO | 0.07 |
活性炭 | 0.12 |
(2)寫出有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② 。
(3)檢查A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夾住右側導氣管,打開①的兩個活塞,向其中加水,若 ,則氣密性良好。
(4)C裝置應該選擇 ,理由是 。
(5)原裝置中的空氣對實驗結果有沒有影響? ;
(6)分析表格中數據,可以得出相同條件下表中催化劑的催化效果依次為 。
(7)為完成此探究,需要測定的數據有 。
【探究二】:探究H2O2溶液濃度對分解速率的影響(水浴溫度控制在21℃,MnO2均為0.5g,H2O2溶液均為5mL,三頸瓶容積為250mL)該小組采用了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并依據數字傳感器數據繪制如下圖像:
(8)實驗中,恒壓漏斗的作用是 ;
(9)圖1說明H2O2溶液濃度越高,反應速率越 (填“快”或“慢”),以10%H2O2溶液為例,三頸瓶內氣壓由高緩慢降低的原因是 ;
(10)圖2說明從溫度看,H2O2溶液濃度越高,反應越 (填“劇烈”或“平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小明同學從實驗室的一個石棉網上抽出一根鐵絲,準備做實驗他先將鐵絲繞成螺旋狀,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在鐵絲的一端系一根火柴,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在空氣中點燃火柴,用_______________夾持點燃后的鐵絲由上而下緩慢放入氧氣瓶中,使鐵絲與氧氣充分反應。集氣瓶底要預先放少量水或鋪一薄層細沙,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的現象是鐵絲劇烈燃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實驗中沒有明顯現象,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1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