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方法 | 操作過程 | 現象 | 實驗結論 |
方法一 | 取小紅實驗后錐形瓶內的溶液適量,加入足量CaCl2溶液 | 產生白色沉淀 | CO2與NaOH發生了反應 |
方法二 | 取小紅實驗后錐形瓶內的溶液適量,加入足量稀鹽酸; | 有氣泡產生 |
分析 根據物質的間的反應以及壓強的改變的知識、碳酸鈉的檢驗方法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實驗探究】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會導致錐形瓶內的壓強變小,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會觀察到U型管右側的紅墨水液面下降,故填:降低;型管內右側液面下降,說明錐形瓶內的壓強減小,從而說明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發生了反應;
【反思與評價】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該實驗存在一定的缺陷,故填:二氧化碳溶于水也會使錐形瓶內的壓強變小;
【拓展實驗】氯化鈣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鹽酸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故填:產生白色沉淀;稀鹽酸;
【反思與評價2】由于氯化鈣與氫氧化鈉結合形成的氫氧化鈣是微溶于水的物質,也會形成白色沉淀,故實驗不嚴密,故填:方法一;2NaOH+CaCl2═Ca(OH)2↓+2NaCl.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常見的堿的性質,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進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時間/S | 0 | 20 | 30 | 40 | 60 | 80 | 100 | 120 |
增加質量/g | 0 | 0.7 | m | 1.2 | 1.5 | 1.6 | 1.7 | 1.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步驟 | 現象與結論 |
①用4支試管,分別取少量的不同溶液,各滴加紫色石蕊試液. | 1支試管中出現紅色,則原溶液是稀鹽酸. |
②另用3支試管,分別取少量未確定的溶液,各滴加步驟①檢驗出的溶液. | 1支試管中有氣泡產生.則原溶液是Na2CO3溶液. |
③另用2支試管,分別取少量未確定的溶液,分別滴加碳酸鈉溶液. | 1支試管中有白色沉淀析出,則原溶液是Ca(OH)2溶液. 1支試管中無現象,則原溶液是NaOH溶液. |
同學 | 實驗操作 | 現 象 | 結 論 |
小敏 | 用3支試管,分別取少量不同的溶液,各滴加剩余的另一種溶液. | 1支試管中有氣泡產生,其余2支試管中無現象. | 所滴加的溶液是稀鹽酸. |
小紅 | 1支試管中有白色沉淀析出,其余2支試管中無現象. | 所滴加的溶液是Na2CO3溶液. | |
小剛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①中參加反應的氯化鐵和銅的質量之比為2:1 | |
B. | 廢液中含有一種溶質 | |
C. | ②中鐵粉過量 | |
D. | ②中有化合反應發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