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烷和乙醇燃燒后的生成物相同,所以它們的組成元素相同;
B. 綜合利用煤能得到許多有用的物質,綜合利用石油也能得到不同的產品,前者是化學變化,后者是物理變化;
C. 金剛石、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們的性質、用途也不同;
D. 生產生活中長期使用硬水會有很多危害,因此要將硬水軟化。生活中可利用活性炭軟化硬水,可用肥皂水區分軟水和硬水。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昌平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質量抽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19年是化學元素周期表問世150周年。國際權威機構IUPAC(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宣布中國科學家姜雪峰作為“硫元素代表”。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原子序數是16
B. 屬于非金屬元素
C. 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16
D. 相對原子質量為32.06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多選題
某固體由Ba2+、Cu2+、Na+、Cl﹣、CO32﹣、SO42﹣中的幾種離子構成,取一定質量的該固體樣品,進行如下實驗:
①將固體溶于水得無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過濾后得到ag白色沉淀
②在白色沉淀中加入過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仍有bg白色沉淀
③在濾液中滴加足量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由上述實驗得出的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 通過步驟①可以確定原固體中一定不含的離子只有Cu
B. 無法確定該固體中是否含有Na+和Cl﹣
C. 將步驟①改為滴加硝酸鋇溶液,則通過步驟③可以確定固體中是否含有Cl﹣
D. 若已知固體樣品的質量和a、b的數值,通過定量分析可以確定固體中是否含有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分別加入適量水中,充分攪拌、能夠得到容液的是( )
A. 冰塊 B. 豆油 C. 泥土 D. 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學習水的組成這一課題后,同學們己經知道水在通電的條件下能生成氫氣和氧氣。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同學對電解水的實驗很感興趣,很想通過實驗驗證這一結論。于是在征得老師同意后進行實驗,實驗記錄如下:
電解時間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
負極生成氣體體積 | 7 | 15 | 23 | 31 | 39 | 47 | 55 | |
正極生成氣體體積 | 2 | 5 | 9 | 13 | 17 | 21 | 25 |
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的理論體積比是______;
如果你是這次實驗的參與者、請認真分析實驗數據,你會發現什么問題:______;
推測產生這一問題的可能原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我國早在商代就能造出精美的青銅器,到了戰國時期已能冶鐵和煉鋼。人類開發利用下列金屬單質的時間與金屬活動性強弱有著某種內在的聯系。由此推斷,人類開發利用下列金屬的時間由先到后順序是( )
A.Cu Fe Al Zn B.Cu Zn Fe Al
C.Cu Fe Zn Al D.Al Zn Fe 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通州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如圖是有關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
圖1 圖2
(1)圖1實驗中燃燒掉的石蠟的質量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總質量。
(2)為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某同學設計了圖2裝置,其中實驗___(序號)能達到實驗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通州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在分別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放入KNO3充分溶解,則說法正確的是( )
溫度(℃) | t1 | t2 |
KNO3的溶解度(g/100g水) | 60 | 90 |
A. 乙、丙溶液中溶質質量相等
B. 乙升溫至t2℃,溶液質量增加
C. 甲、乙混合后為t1℃的不飽和溶液
D. 丙降溫至t1℃,有晶體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宿州埇橋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鑒別空氣、氧氣和氮氣三瓶氣體時的最佳方法是
A.測量三瓶氣體的密度
B.用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三瓶氣體中
C.用帶火星的木條分別伸入三瓶氣體中
D.測量氣體的溶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