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哈爾濱)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們以“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能否發生反應”為課題進行了科學探究。
同學們在燒杯中加入10mL稀硫酸。滴入幾滴酚酞試液,接著分兩次向燒杯中滴入氫氧化鈉溶液。第一次滴加幾滴氫氧化鈉溶液后,不斷攪拌,第二次繼續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至過量。則第一次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時,溶液中溶質(不考慮酚酞)的質量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第二次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時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上述實驗同學們得出了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能發生反應的結論。
[提出問題]是否可以用其他試劑證明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能發生反應呢?
[甲組實驗]實驗過程如圖所示:
現象:向a試管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時無明顯現象,再滴加幾滴硫酸銅溶液時出現藍色沉淀。
結論:用硫酸銅溶液可以證明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能發生反應。
[乙組實驗]實驗過程如圖所示:
現象:向b試管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時無明顯現象,再滴加幾滴氯化鋇溶液時出現白色沉淀。
結論:用氯化鋇溶液可以證明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能發生反應。
[交流評價]請你評價甲、乙兩組同學由實驗現象獲得的結論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 正確或錯誤 | 理 由 |
甲組 |
|
|
乙組 |
|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春九年級人教版(河南版)化學下冊同步習題:第九單元 滾動小專題(二) 溶解度曲線的應用 題型:選擇填充題
KNO3與NaCl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數據如表。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溫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A. NaCl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
B. 20 ℃時,將20 g NaCl放入50 g水中,充分攪拌能得到飽和溶液
C. 采用蒸發溶劑的方法從KNO3溶液中得到KNO3晶體
D. 將210 g KNO3飽和溶液從60 ℃降溫至20 ℃,析出晶體的質量是31.6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春九年級魯教版化學下冊同步習題:單元測試(五) 化學與社會發展 題型:選擇題
草木灰是一種堿性農家肥,下列肥料不能與草木灰混合使用的是( )
A.KNO3 B.NH4HCO3 C.KCl D.Ca3(P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春九年級人教版(河南版)化學下冊同步試卷:第九單元 實驗活動5 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 題型:簡答題
制作“葉脈書簽”需用到10%的氫氧化鈉溶液。現配制50 g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
(1)若用氫氧化鈉固體配制,需稱量氫氧化鈉的質量為________g。
(2)用氫氧化鈉固體配制10%的氫氧化鈉溶液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儀器除了托盤天平、藥匙、量筒、燒杯、膠頭滴管、試劑瓶外,還需要________。
(3)下列操作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稱量氫氧化鈉固體時,左盤放砝碼
B.在托盤天平的左右托盤上墊濾紙稱量氫氧化鈉固體
C.將準確稱量的氫氧化鈉固體放入裝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D.將配制好的氫氧化鈉溶液裝入試劑瓶中,塞好瓶塞并貼上標簽
(4)若用20%的氫氧化鈉溶液加水(水的密度為1 g/cm3)配制50 g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需20%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________g;配制時應選用________mL(填“10”或“50”)的量筒量取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春九年級人教版(河南版)化學下冊同步試卷:第九單元 實驗活動5 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 題型:選擇題
實驗室配制氯化鈉溶液的操作中,正確的是( )
A.取氯化鈉 B.稱氯化鈉 C.量取水 D.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八校聯考(五四學制)2017-2018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試卷 題型:選擇題
在Ca(OH)2的飽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質,冷卻至室溫,溶液的pH沒有改變的是( )
A.CO2 B.CaO C.Cu(NO3)2 D.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八校聯考(五四學制)2017-2018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各組氣體中均能用固體氫氧化鈉干燥的一組是( )
A. O2、CO、C02 B. H2、O2、CO
C. H2、SO2、CO D. H2、O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魯教版2018屆九年級下冊化學同步練習:第七單元 第一節 酸及其性質 題型:計算題
某校學校小組的同學為了測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他們取該石灰石樣品10g加入燒杯中,再把10g稀鹽酸分四次加入,實驗過程所得數據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樣品中含有的雜質既不溶于水,也不與稀鹽酸反應):
實驗次數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 20 | 20 | 20 | 20 |
剩余固體的質量/g | 7 | 4 | 2.6 | m |
分析表中數據,完成下列問題:
(1)表中m的數值為 。
(2)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 。
(3)計算第一次試驗反應結束后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為紀念化學學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對人類文明的貢獻,聯合國將2011年定為“國際化學年”。下列對化學學科的認識中錯誤的是
A.化學為人類研制了新材料 B.化學的發展導致了生態環境的惡化
C.化學為人類提供了新能源 D.化學已成為生命科學的重要基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