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分離與提純是獲得物質的重要方法。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實驗目的 | 實驗設計 | |
A | 除去碳酸鈉固體中的少量碳酸氫鈉 | 加入適量稀鹽酸,蒸發結晶 |
B | 除去氯化鈉固體中的少量碳酸鈉 | 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適量稀硫酸,蒸發結晶 |
C | 除去硝酸鉀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鉀 | 加入過量的硝酸鋇溶液,過濾 |
D | 除去銅粉中混有的少量鋅粉 | 加入過量的稀鹽酸,過濾、洗滌、干燥 |
A. AB. BC. CD. D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 單質中只含有一種元素,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B. 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C. 鹽是由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物質,因此鹽中一定含有金屬元素
D. 酸與堿的反應是中和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所以中和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聯合研究團隊認為,黑碳或煙灰對氣候變暖具有較強的影響。根據分析,黑碳主要來自柴油發動機的廢氣排放,其次是家庭火爐中燃燒的某類型木材和煤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開發新能源汽車,努力提高空氣質量
B. 溫室效應是導致地球溫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C. 家庭能源結構有待革新
D. 煤是重要的能源,但煤燃燒產生的黑碳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氣污染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除去下列物質中混有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為雜質),所用方法正確的是:
A. Zn粉(Fe):用ZnCl2溶液浸泡,過濾
B. 碳粉(MnO2):滴入H2O2溶液,過濾
C. NaCl溶液(Na2SO4):加入適量MgCl2溶液過濾
D. CO2(H2O):通過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一些手機廠商紛紛發布自己的可折疊手機。化學物質吡唑啉是生產折疊手機用到的柔性屏幕的重要物質,其化學式為C3H6N2,下列有關吡唑啉C3H6N2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吡唑啉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B. 吡唑啉是由3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2個氮原子構成的
C. 吡唑啉中碳元素質量分數最大
D. 吡唑啉的化學式量為7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
B. 將硝酸銨加入水中,液體溫度明顯升高
C. 把打磨過的鋁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鋁表面出現紅色物質,溶液由藍色逐漸變為無色
D. 電解水實驗中,正、負極兩端玻璃管內收集到的氣體體積比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酸、堿、鹽在生產生活中具有廣泛的用途。化學實驗室中有失去標簽的四瓶無色溶液:稀鹽酸、氫氧化鈣溶液、碳酸鈉溶液、酚酞試液,現將其任意編號為A、B、C、D,然后兩兩組合進行實驗,其中部分現象如下表:
實驗 | A+B | A+C | B+C | B+D |
現象 | 溶液變紅 | 溶液變紅 | 產生沉淀 | 產生氣體 |
請回答:
(1)酚酞試液是_____(填編號)。
(2)B與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反應所屬類型是_____。
(3)寫出D的一種用途: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亮學完合金后,知道了不銹鋼的主要成分是鐵,白銅中含有銅和鎳(Ni)。他決定探究Fe、Cu、Ni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1)[查閱資料]鎳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能溶于水的NiSO4,并放出氫氣。寫出鎳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2)[猜想與假設]根據教材中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和查閱的資料,對以上三種金屬的活動性作出猜想:猜想①Fe>Ni>Cu;猜想②________。
(3)[實驗探究]把用砂紙打磨過的鎳片浸入FeSO4溶液中,過一會兒取出,發現鎳片表面無明顯變化。證明________(填“猜想①”或“猜想②”)成立。
(4)[拓展延伸]用銅片、NiSO4溶液和________,通過實驗探究也能判斷Fe、Cu、Ni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豆漿被稱為“植物奶”,其成分中的異黃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關于異黃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異黃酮中共含有27個原子
B. 異黃酮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22
C. 一個異黃酮分子中含有一個氧分子
D. 異黃酮中C、H、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5:1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