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學習小組準備探究氣體的測定和數據處理方法
【提出問題】
如何利用石灰石(主要成分為CaCO3)與稀鹽酸反應來測定生成的CO2的質量和體積,并處理數據。
【實驗設計】
通過下列兩個實驗分別測定CO2的質量和體積:
【分析與表達】
(1)上述兩個實驗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Ⅰ中,將小燒杯中的所有稀鹽酸分幾次加入到大燒杯中,并不斷攪拌,判斷石灰石中CaCO3完全反應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Ⅱ中,先連接好裝置,再_______(填操作名稱),然后裝好藥品,最后將10 mL稀鹽酸快速推入到燒瓶中,若稀鹽酸是緩慢推入的,則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記錄與處理】
(4)已知實驗Ⅰ反應前的總質量[m(大燒杯+石灰石粉末)+m(小燒杯+稀硫酸)],要計算生成的CO2的質量,至少還需要的數據是_______(填序號)
A.m(小燒杯) B.m(大燒杯) C.m(大燒杯+反應后的剩余物)
(5)實驗Ⅱ的實驗記錄如下(表中數據在相同溫度、相同壓強條件下測定)
時間/min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注射器讀數/mL | 60.0 | 85.0 | 88.0 | 89.0 | 89.5 | 89.8 | 89.9 | 90.0 | 90.0 | 90.0 |
① 根據以上實驗過程和數據綜合分析,最終生成CO2
的體積是______mL,理由是____________。
②根據你的認識,在坐標圖中繪制出0~10min生成
CO2體積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反思與評價】
(1)經過分析,你認為實驗Ⅰ的優點是________,實驗Ⅱ
的優點是________。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2)最后一次加入稀鹽酸,仍沒有氣泡產生;
(3)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燒瓶內氣壓增大,稀鹽酸難以完全推入到燒瓶中或儀器連接處脫落;
(4)AC;
(5)①80,原稀鹽酸占有10mL體積
②
(6)實驗操作簡單或便于讀數,在密閉系統內反應更加環保
【解析】
(1)實驗Ⅰ和實驗Ⅱ中的反應都是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
CaCl2+H2O+CO2↑;
(2)將小燒杯中的所有稀鹽酸分幾次加入到大燒杯中,并不斷攪拌,當最后一次加入稀鹽酸,仍沒有氣泡產生,說明石灰石中CaCO3完全反應;
(3)對于利用連接好裝置進行實驗,一般都要先進行裝置氣密性的檢查,稀鹽酸若是緩慢推入的,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使燒瓶內氣壓增大,稀鹽酸難以完全推入到燒瓶中或儀器連接處脫落;
(4)因為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產生氣體,所以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在減少,減少的質量就是生成的氣體二氧化碳的質量看,所以用實驗Ⅰ反應前的總質量[m(大燒杯+石灰石粉末)+m(小燒杯+稀硫酸)]-反應后的總質量[m(大燒杯+反應后的剩余物)+m(小燒杯)]=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
(5)①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使注射器體積變大,由于一開始注射器中有10mL的鹽酸,所以產生的二氧化碳的體積為:90-10=80mL;②根據數據繪圖,略;
(6)實驗Ⅰ的優點是實驗操作簡單或便于讀數,實驗Ⅱ的優點是在密閉系統內反應更加環保。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體會內在聯系,填寫下表內容:
物質名稱 | (1) | 石墨 | |
組成元素 | C | C | |
微觀結構模型 | | | |
物質性質 | 顏色 | 無色 | 黑色 |
硬度 | (2) | 小 | |
導電性 | 不導電 | 導電 | |
用途 | 制作鉆石、切割玻璃等 | (3) (寫出一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暖寶寶中的發熱劑是鐵粉、水和食鹽等,發熱劑能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裝置見右圖)。以下對此改進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此實驗的原理是利用鐵生銹消耗氧氣
B.實驗前一定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C.此實驗中發熱劑的多少不影響測量結果
D.此實驗測出氧氣的體積分數約是18.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定性和定量結合既是化學的重要思想,也是研究物質組成的重要方法。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檢測實驗室用氫氣還原氧化銅所得紅色固體Cu中是否含有Cu2O(紅色),進行了認真的探究。請你一起踏上探究之路,回答下列問題。
【查閱資料】①無水CuSO4遇水變藍 ②高溫灼燒CuO生成Cu2O和O2
③Cu2O與稀硫酸反應:Cu2O+H2SO4=Cu+CuSO4+H2O
【設計實驗方案】
方案1 取該紅色固體加入適量稀硫酸,實驗現象 ,結論為紅色固體中含有Cu2O。
方案2 裝置如下圖所示,擬通過干燥管中CuSO4變藍來判斷紅色固體是否含有Cu2O。
(1)為確保探究的科學、合理、安全。實驗中還應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號);
①加熱前先排盡裝置中的空氣
②在氫氣發生器與硬質玻璃管之間加一個干燥裝置
③在盛有CuSO4的干燥管后再連接一個裝有濃硫酸的洗氣瓶
(2)由方案2實驗后得出結論:紅色固體中含有Cu2O。寫出紅色固體Cu2O與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方案3 稱得干燥坩堝(常用于固體加熱的容器)的質量為ag,取紅色固體置于坩堝中稱得總質量為bg,在空氣中高溫灼燒至質量恒定,稱得最后坩堝與固體總質量為cg。
(1)該實驗方案最少得進行 次稱量。
(2)若確認紅色固體中含有Cu2O,則c與a、b應符合的數學表達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填字母序號,下同)。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選用的收集裝置是 。驗證二氧化碳收集滿的方法是
(寫出方法、現象、結論)
(3)實驗室收集某氣體只能用裝置④,由此說明該氣體具有的物理性質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興趣小組學習酸堿中和反應后,對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后的有關問題,進行了如下探究,請你一起參與他們的探究。
【提出問題】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甲同學猜想:溶質有NaCl、HCl、NaOH
乙同學猜想:溶質只有NaCl
丙同學猜想:溶質有NaCl、HCl
你的猜想:溶質有 ① .(填化學式)
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猜想是錯誤的,理由是 ② 。
【實驗設計及驗證】請你將下列實驗報告填寫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益陽市生產的松花蛋全國聞名.將水,生石灰,純堿,食鹽按100:11.2:5.3:3.5的質量比混合而成料漿,將鮮鴨蛋粘上料漿密封一段時間即可得到松花蛋.某化學實驗小組的同學對料漿澄清液(“料液”)的主要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
料液的主要成分(H2O除外)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
實驗小組的同學通過充分討論,作出如下猜想;
①料液中一定含有NaOH、NaCl、Ca(OH)2
②料液中一定含有NaOH、NaCl、Na2CO3
【對猜想的解釋】
(1)料液中一定沒有CaO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2)料液中一定存在NaOH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進行實驗】
Ⅰ.取適量料液放入試管中,滴加2﹣3滴酚酞試液,料液顯紅色
Ⅱ.取適量料液放入試管中,滴加少量Na2CO3溶液,料液中出現白色沉淀
Ⅲ.取適量料液放入試管中,滴加稀鹽酸直到過量,沒有現象發生
【實驗結論】
(3)該料液中含有的物質除NaOH與NaCl外,還一定含有 (填化學式).
【交流與拓展】
(4)松花皮蛋味道鮮美,但直接食用會稍有澀味.如果將松花皮蛋蘸上食醋食用,則輕微澀味會被去除,味道變得更為鮮美可口.請你說明食醋可以去除送花皮蛋澀味的原因 .
(5)現在有的皮蛋廠直接用燒堿(NaOH)代替生石灰和純堿,但制得的皮蛋口感不如益陽產松花皮蛋.燒堿一定要密封保存,其理由是 (選序號填空).
A.燒堿易吸水潮解 B.燒堿易吸收空氣中的CO2而變質
C.燒堿具有強腐蝕性 D.燒堿溶于水時放出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地球上的金屬資源廣泛地存在于地殼和海洋中,工業上主要是從含有金屬元素并有開采價值的礦石中提煉金屬。
(1)赤鐵礦在自然界中儲藏豐富,其主要成分的化學式是 。
(2)磁鐵礦的主要成分是Fe3O4。在Fe3O4中存在兩種不同價態的鐵離子,其中1/3是Fe2+,2/3是Fe3+。請寫出Fe3O4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工業上主要采用高爐煉鐵,常用到的原料有鐵礦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氣。其中,焦炭的作用是 。(僅答一點)
(4)由于鐵的氧化物中Fe3O4和FeO均為黑色,實驗室用CO還原Fe2O3得到的鐵中是否會含有Fe3O4和FeO,某同學設計了下列探究實驗。
資料:FeCl3溶液與鐵發生的反應是2FeCl3+Fe=3FeCl2,但FeCl3溶液不與Fe3O4和FeO反應;含有Fe3+的鹽溶液遇到KSCN溶液時變成紅色,利用該反應可檢驗的Fe3+存在。
【提出問題】CO還原Fe2O3得到黑色產物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
猜想1:Fe; 猜想2:Fe和Fe3O4; 猜想3:Fe和FeO; 猜想4: 。
【實驗探究】限選試劑:CO、鹽酸、澄清石灰水、KSCN溶液、FeCl3溶液。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I取少量黑色產物加入到裝有足量FeCl3溶液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對過濾所得固體用蒸餾水洗滌。 | 黑色固體部分溶解。 | 猜想2和4都不成立 |
Ⅱ ① 。 | 黑色固體全部溶解,溶液不變紅色。 | |
Ⅲ另取少量黑色產物裝入玻璃管中,通入CO,一段時間后加熱,并將反應后的氣體通入裝有一定量的 ② 的燒杯中。 | ③ 。 | 猜想1不成立,猜想3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興趣小組同學向盛有生石灰的燒杯中加入碳酸鈉溶液,攪拌、過濾、洗滌、干燥后得到固體A和溶液B,并對固體A和溶液B進行探究。
上述實驗中發生的反應有:①CaO+H2O=Ca(OH)2;② (寫化學方程式)。
Ⅰ.固體A成分的探究及測定
[猜想]
①固體A中只有CaCO3;
②固體A中含有CaCO3和Ca(OH)2;含有Ca(OH)2的理由是 。
[實驗]
取少量固體A于試管中加足量水,振蕩、靜置,向上層清液中滴加硫酸銅溶液,出現 ,猜想②成立。
[組成測定]
取8.7g固體A于試管中,加足量稀鹽酸至固體完全溶解,收集到純凈CO2 2.2g,則固體A中CaCO3和Ca(OH)2的質量比為 。
Ⅱ.溶液B的成分探究
[猜想]
①溶液B中的溶質是NaOH;
②溶液B中的溶質是NaOH和Na2CO3;
③溶液B中的溶質是NaOH和Ca(OH)2。
根據對固體A成分的探究,小組同學認為猜想③正確,其理由是 。
[實驗]
取少量溶液B于試管中,滴加 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證明猜想③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