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就在我們身邊,一些物質在生產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現有①二氧化碳②活性炭③氮氣④不銹鋼,選擇適當的物質填空(填序號)。
(1)可用于冰箱除味劑的是________;
(2)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________;
(3)可充入食品包裝袋中以防腐的是________;
(4)可用于制造炊具的是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教學水平調研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敘述符合化學史實的是( )
A. 最早提出分子概念的科學家是拉瓦錫
B. 最早使用濕法冶金的國家是中國
C. 最早提出原子論的科學家是阿佛加德羅
D. 最早提出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科學家是道爾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宜春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研究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能否用鎂條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提出猜想)
猜想1:可以代替,因為鎂條與氧氣反應后不會產生氣體
猜想2:不能代替,因為鎂條可能會與空氣中的其他成分發生反應
(進行實驗)
步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Ⅰ | 組裝好裝置后,打開止水夾,手捂集氣瓶,一段時間后,松開手 | 燒杯中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松手后,燒杯中導管末端有一段液柱 |
Ⅱ | 關閉止水夾,點燃鎂條,迅速伸入集氣瓶中,塞好塞子 | 鎂條燃燒,放出大量熱,發出耀眼白光,生成大量白煙,剩余固體為白色帶狀物還夾雜著極少量淡黃色的固體 |
Ⅲ | 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 | 燒杯中水從導管進入集氣瓶中,體積約為集氣瓶體積的 |
(解釋與結論)
(1)步驟Ⅰ的實驗目的是_____。
(2)步驟Ⅱ中,關閉止水夾的目的是_____。
(3)根據實驗現象中的_____(寫一個即可)可以推測猜想2成立。
①(繼續探究)經查閱資料得知氮化鎂(Mg3N2)為淡黃色的固體,于是小晴猜想鎂條還可能會與空氣中的_____發生反應;
②(設計實驗)她設計實驗方案證明自己的猜想_____;
③(實驗結論)鎂條與氮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④(反思與評價)通過上述探究活動,你對燃燒有什么新的認識?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宜春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我國制造的C919大飛機采用的復合材料中使用了高溫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則氮元素的化合價為( )
A. -3 B. +2 C. +3 D.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構建知識網絡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下面是某同學整理的關于硫酸化學性質的知識網絡:“-”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表示一種物質能轉化為另一種物質,A、B、C分別屬于不同類別的化合物,D是一種常見的銀白色的金屬單質。請填寫下列空格
(1)選取符合要求的一種D物質,寫出D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2)該同學將C物質的溶液滴加到稀硫酸中,觀察到有無色氣泡冒出,則C物質可能是______(填寫一種物質的化學式)。
(3)該同學歸納出A物質的類別屬于堿或者是______。
(4)如果B是鹽酸,請寫出實現轉化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多選題
化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科學,以下對于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正確的是
A.物質的鑒別 | B.物質的制備 |
①用二氧化錳鑒別水和雙氧水 ②用相互刻劃的方法鑒別純鋁和鋁合金 | ①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料 ②選擇合適的催化劑,將水變成石油(石油主要含C、H元素) |
C.物質的應用 | D.物質的數據 |
①用食醋除去熱水瓶的水垢 ②用洗潔精乳化洗去餐具油污 | ①10mL 量簡量取7.25L水 ②用托盤天平稱取5.6g鐵粉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人類的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離不開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硬水中含有較多的鈣鎂離子,可用明礬降低水的硬度
B. 用水澆滅著火的紙箱,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C. 自來水廠通常對天然水進行沉降、過濾、消毒殺菌等凈化操作
D. 水通直流電時,電源負極上得到的氣體能夠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利用數字化實驗可以更準確地比較不同狀態的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的速率。如圖所示,傾斜錐形瓶使試管內稀鹽酸流入瓶中與固體發生反應,瓶內氣壓的變化如曲線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曲線①表示的是塊狀碳酸鈉與稀鹽酸的反應
B. b點表示碳酸鈣與鹽酸反應已停止
C. 等質量不同狀態的碳酸鈣參加反應,粉末狀碳酸鈣產生CO2質量更多
D. 對比曲線①②中c、d兩點可知,產生相同質量的二氧化碳,粉末狀碳酸鈣用時更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合肥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加熱燒瓶中的水使之沸騰,水蒸氣從銅管噴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處,火柴被加熱但不能燃燒,迅速移開火柴,火柴開始燃燒。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該實驗現象證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
B. P處火柴不能燃燒是因為水蒸氣隔絕了氧氣
C. 火柴移離水蒸氣,與氧氣充分接觸,從而燃燒
D. 加熱銅管的目的是產生高溫水蒸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