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 質 | A | B | C | D |
反應前質量(g) | 19.7 | 8.7 | 31.6 | O.4 |
反應后質量(g) | 待測 | 17.4 | 0 | 3.6 |
A. | 物質c一定是化合物,物質D可能是單質 | |
B. | 反應后密閉容器中A的質量為19.7g | |
C. | 反應過程中,物質B與物質D變化的質量比為87:36 | |
D. | 物質A與物質C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97:316 |
分析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B質量增加,是生成物,增加的質量=(17.4-8.7)=8.7克;C質量減小,是反應物,減小的質量=31.6-0=31.6克;D的質量增加,是生成物,增加的質量=3.6-0.4=3.2克.總上分析增加的質量=(8.7克+3.2克)=11.9克,減小的質量是31.6克,所以A的質量應該增加,是生成物,增加的質量=31.6克-11.9克=19.7克.因此反應物是C,生成物是A、B、D.
解答 解: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后物質A的質量為:(19.7+8.7+31.6+0.4)g-(17.4+0+3.6)g=39.4g;物質A、B、D反應后質量增加,為該反應的生成物;物質C反應后質量減小,為反應的反應物,因此反應可表示為C→A+B+D,屬于一種物質分解生成三種物質的分解反應;C是分解反應的反應物,一定屬于化合物;D是生成物,可能為單質,故說法正確;
B、由A分析可知,反應后密閉容器中A的質量為39.4克,故說法錯誤;
C、反應過程中,物質B與物質D的質量比為(17.4-8.7)g:(3.6-0.4)g=87:32,故說法錯誤;
D、根據信息無法求得物質A與物質C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故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的是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解題的關鍵是分析表中數據,靈活運用質量守恒定律.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點溶液的溶質為NaCl | |
B. | ag是指加入氫氧化鈉固體的質量 | |
C. | 該反應是將稀鹽酸滴入NaOH溶液中 | |
D. | 檢驗B點溶液的溶質可先滴加足量的Mg(NO3)2溶液,靜置后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氫氧化銣易溶于水 | |
B. | 氫氧化銣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 | |
C. | 氫氧化銣溶液長期露置在空氣中會變質 | |
D. | 氫氧化銣不能與CuCl2溶液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常用銅作導線:有良好的導電性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不可燃、不助燃 ③鐵粉用于暖寶:和氧氣、水反應放熱 | B | ①構成物質的微粒:分子、原子和離子 ②除污方法:溶解、乳化和化學反應 ③一種物質中同種元素化合價可能不同 |
C | ①檢測溶液pH時,應先濕潤pH試紙 ②用CO還原氧化鐵后,先熄滅酒精燈 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后,先熄滅酒精燈 | D | ①適量服用補鐵劑可以預防貧血 ②缺少維生素C容易患夜盲癥 ③可用碘酒或灼燒區別淀粉和奶粉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SO2是大氣污染物 | B. | SO2不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 ||
C. | y的數值為4 | D. | SO2發生了分解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坩堝的質量(克) | 19.50 |
坩堝+碳酸鈉晶體的質量(克) | 24.14 |
坩蝸+無水碳酸鈉的質量(克) | 21.6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增大可燃物的熱值 | B. | 提高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 ||
C. | 提高可燃物的著火點 | D. | 增大可燃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空氣中的氧氣含量逐年提升 | |
B. | 積極倡導“低碳”行動的目的是徹底消除溫室效應 | |
C. | 動植物的呼吸作用使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大 | |
D. | 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在各種因素作用下能保持相對穩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