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實驗操作對實驗結果有直接影響,對操作者的人身安全也非常重要,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 A. | 收集二氧化碳 | B. |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
| C. | 加熱液體 | D. | 傾倒液體 |
常用氣體的收集方法;液體藥品的取用;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氧氣的化學性質.. | |
專題: | 常見儀器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
分析: | A、用排氣法收集氣體時,注意導氣管要伸到集氣瓶底部,以便盡可能的排凈瓶內原有的氣體; B、根據鐵絲燃燒的注意事項考慮; C、給液體加熱時,試管內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防止沸騰濺出; D、根據傾倒液體的注意事項考慮. |
解答: | 解:A、圖中收集二氧化碳的操作正確,圖中操作正確,故A正確; B、鐵絲燃燒時,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防止鐵絲燃燒的生成物濺落到集氣瓶底部,使集氣瓶炸裂,故B錯; C、給液體加熱時,試管內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圖中的液體太多,會沸騰濺出,手握試管夾的長柄,要預熱,故C錯; D、用試劑瓶向試管內傾倒液體時有以下注意事項: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標簽向著手心,試管要傾斜,試劑瓶口與試管口緊挨著,故D正確. 故選:D. |
點評: | 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項、掌握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用字母表示的10種物質是由H、C、O、Ca、Cl、Fe中的幾種元素組成,它們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題中“→”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已知圈Ⅰ中的轉化均是分解反應,圈Ⅱ中的轉化均是化合反應.
(1)Y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則Y的化學式為 .
(2)N和F是常見的非金屬單質.化合物A和B的元素種類相同,化合物D和E的元素種類也相同,請寫出A→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E+N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從上述物質中任選物質,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當膠頭滴管中的液體滴入瓶中,U型管中的液面發生了明顯變化,請分別寫出符合下列實驗現象的物質的化學式.
現象 序號 | a處水液降低 | b處液面降低 |
① | ||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碳及其氧化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 | CO與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區分 |
| B. | CO2的過多排放可導致酸雨的產生 |
| C. | 古代字畫能長期保存,是由于單質碳在常溫下具有穩定性 |
| D. | 金剛石和石墨結構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的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表示氫原子,表示
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根據圖中的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 物質X的化學式為H2 | B. | 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
| C. | 該反應中的反應物都是化合物 | D. | 兩種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為11: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茗茗向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銨溶液中加入12.5g氯化銨,完全溶解后,得到溶質質量分數為30%的氯化銨溶液100g,則原氯化銨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約為( )
| A. | 10% | B. | 11% | C. | 20% | D. | 2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