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據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及利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收集完畢時要先移導管,在水下用玻璃片蓋上集氣瓶口,然后將集氣瓶移出來;
(2)根據二氧化碳的性質可以知道干燥可以用濃硫酸,而吸收氯化氫氣體可以用飽和的碳酸氫鈉溶液,可以據此來解答該題,并據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原理、二氧化碳與石灰水反應原理書寫方程式.
解答 解: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需加熱,發生裝置選擇A;若使用是加熱固體制取氧氣的方法,利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收集完畢時要先移導管,防止水倒吸引起試管炸裂,若用固體和液體混合反應制取氧氣,則利用排水法收集完畢,應在水下用玻璃片蓋上集氣瓶口,然后將集氣瓶移出來;
②以石灰石和稀鹽酸為原料制取并收集干燥、純凈的二氧化碳,應該先選擇固液反應的A裝置作為發生裝置,再通碳酸氫鈉溶液除去氯化氫雜質,再通過濃硫酸吸水干燥,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然后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連接的順序為:B→H→G→C;
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HCO3+HCl=NaCl+H2O+CO2↑;
若將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為:(1)A、將導管從水槽中移出來(或在水下蓋上玻璃片,將集氣瓶移出);
(2)B→H→G→C;NaHCO3+HCl=NaCl+H2O+CO2↑;CO2+Ca(OH)2═CaCO3↓+H2O.
點評 本題考查了常見氣體的制取、干燥、除雜、收集及反應原理的書寫等.綜合性較強,掌握相關知識才能正確解答.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方案 |
A | 鑒別硝酸鈉溶液和硫酸鉀溶液 | 取樣,滴加Ba(NO3)2溶液,觀察現象 |
B | 檢驗二氧化碳中是否混有水蒸氣 | 將混合氣體通過無水硫酸銅 |
C | 除去氯化鈉溶液中的氯化鈣 | 先加入過量碳酸鈉溶液,過濾;再向濾液中加入適量稀鹽酸,調節溶液的pH=7 |
D | 探究鎂、銀、銅三種金屬的活動 性強弱 | 將兩根光亮的鎂條分別伸入硫酸銅溶液和硝酸銀溶液中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火堿溶液吸收二氧化硫:SO2+2NaOH═Na2SO3+H2O | |
B. | 植物的光合作用:6CO2+6H2O$→_{葉綠素}^{光照}$C6H12O6+6O2 | |
C. | 碳酸飲料中碳酸的形成原理:CO2+H2O═H2CO3 | |
D. | 利用碳的還原性得到金屬銅:2CuO+C$\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化學方程式 | 反應類型 | |
A | Cu2(OH)2CO3$\frac{\underline{\;\;△\;\;}}{\;}$CuO+H2O+CO2↑ | 分解反應 |
B | 4Al+3O2═2Al2O3 | 化合反應 |
C | 2Fe+6HCl═2FeCl3+3H2↑ | 置換反應 |
D | SO3+2NaOH═Na2SO4+H2O | 復分解反應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實驗結束后,指針偏向右盤 | |
B. | 實驗結束后,指針偏向左盤 | |
C. | 實驗結束后,欲使天平重新平衡,應向左盤加入8.2g鋅 | |
D. | 實驗結束后,欲使天平重新平衡,應向右盤加入8.2g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