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燃燒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 物質與氧氣反應時都會發生燃燒 |
| B. | 只要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可燃物就能燃燒 |
| C. | 把木柴架空,可使木柴更充分接觸空氣而燃燒得更旺 |
| D. | 用嘴吹蠟燭,蠟燭熄滅是因為降低了蠟燭的著火點 |
燃燒與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 |
專題: | 課本知識同類信息. |
分析: | A、燃燒是一種劇烈的發光發熱的化學反應,有些物質和氧氣反應卻沒發光放熱,如鐵生銹等; B、根據燃燒的條件分析; C、氧氣可以促進燃燒; D、物質著火點一般情況是不會發生改變的. |
解答: | 解:A、物質與氧氣反應不一定燃燒,像物質的緩慢氧化:食物腐爛、鐵生銹等就沒出現燃燒;故A不正確; B、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故B不正確; C、氧氣支持燃燒,所以把木柴架空,木柴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增大,可使木柴更充分接觸氧氣而燃燒得更旺,故C正確; D、物質著火點一般情況是不會發生改變的,用嘴吹蠟燭,蠟燭熄滅是因為降低了蠟燭的溫度,故D不正確. 故選C. |
點評: | 此題主要考查燃燒的條件,著火點的定義,化學變化時能量的變化及促使可燃物著火燃燒的方法,題型簡單,基礎性強,適合學生鞏固訓練.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測定某CuSO4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化學小組的同學取CuSO4溶液100g,向其中滴加一定濃度的NaOH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淀為止,共用去NaOH溶液80g,過濾,得到濾液175.1g.請計算:
(1)該反應生成沉淀 4g;
(2)該CuSO4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溫馨提示:CuSO4+2NaOH═Cu(OH)2↓+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為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 | 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
| B. | 在t1℃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
| C. | 在t2℃時,N點表示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 |
| D. | 在t1℃時,100g乙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25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定條件下,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密閉容器中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 丁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 B. | 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分解反應 |
| C. | 該反應中乙、丙的質量比為3:17 | D. | 該反應中甲、丙的質量比為7: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F為初中化學常見的六種物質,且都含有一種相同元素,它們相互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己知A、B、C、D、E是不同類別的物質,C俗稱純堿,F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己略去)
請回答:
(1)寫出A、D、F的化學式:A ,D ,F .
(2)寫出B物質的一種用途 滅火 ,C與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圖中物質相互間發生的反應.未涉及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媒體近日報道:市面上部分方便面遭到塑化劑污染,長期接觸塑化劑可損害血液系統和生殖系統。塑化劑(DMP)化學式為C10H10O4,有關該塑化劑說法錯誤的是
A.屬于有機物
B.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C.所含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6.2%
D.1個分子由10個碳原子、10個氫原子和4個氧原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