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不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
| A. | 紙張燃燒 | B. | 釀酒 | C. | 鐵生銹 | D. | 食物腐爛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右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種元素,下列有關該元素的信息正確的是( )
A.原子序數是 13 B.它是非金屬元素
![]() |
C.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D.相對原子質量是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某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 該原子的質子數為12 |
| B. | 該原子的核外有三個電子層 |
| C. | 該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12 |
| D. | 該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2個電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的學科,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化學實驗室
(1)用量筒量取液體體積時,視線要
(2)加熱時必須熱上石棉網的是 ,可用來攪拌液體的是 (填序號)
(3)對實驗剩余藥品要正確處理.下列處理方法中,你認為正確的是 (填序號)
A、放回原瓶,防止浪費B、放入實驗室指定容器內C、倒入水池,用水沖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可以采用圖甲乙兩種裝置,乙裝置在甲裝置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在由兩個注射器組成的密閉系統中留有25mL空氣,給裝有細銅絲的玻璃管加熱,同時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內的銅絲在較長時間內無進一步變化時停止加熱,待冷卻至室溫,將氣體全部推至一個注射器內,觀察密閉系統內空氣體積變化.
(1)甲裝置實驗過程中,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當溫度降到室溫,打開止水夾,會觀察到 的現象.
(2)在乙實驗加熱過程中,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
(3)某同學利用乙裝置實驗中測得實驗結果如下:
反應前注射器內氣體總體積 | 反應后注射器內氣體總體積 |
25mL | 22mL |
由此數據可以推算出他測定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填“>”、“=”、“<”).造成該實驗出現誤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號)
①沒有交替緩緩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②讀數時沒有冷卻至室溫;③加入銅絲量太少;④加入銅絲量太多
(4)乙裝置與甲裝置相比較,優點在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事實不能說明氧氣比氮氣性質活潑的是( )
| A. | 氧氣和氮氣都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
| B. | 氧氣可用于煉鋼,氮氣常用作保護氣 |
| C. | 紅磷在氧氣中可以燃燒,在氮氣中不能燃燒 |
| D. | 食品包裝防腐時充入氮氣而不充入氧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圖中標有①的儀器名稱是 .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較純凈氧氣,應選擇的裝置組合是 (填編號),試管口棉花團的作用是 ,反應的符號表達式是 .
(3)查閱資料得知:實驗室常用濃氨水和堿石灰固體混合來制取氨氣,氨氣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為氨水.制取氨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若用F裝置收集氨氣,氣體應從 (填“a”或“b”)導氣管進入瓶中.若將集滿氨氣的試管倒置于如圖G所示的水槽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 .
(4)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為了探究氧化鐵對氯酸鉀分解放出氧氣的反應有無催化作用,他們用甲圖所示的裝置做了如下實驗:將兩份質量相等的氯酸鉀分別放入兩支一大一小的試管中,向小試管中加入氧化鐵且均勻混合,充分加熱至沒有氣體放出,加熱過程中,同時測定兩支試管放出氧氣的時間和氧氣的體積.實驗結束后,將所測數據繪制成乙圖所示的曲線.在老師的指導下回收了氧化鐵,發現其質量沒有改變.
①實驗中采用甲圖所示的“套管式”加熱裝置的目的是 .
A.增加大試管中產生氧氣的量
B.對比實驗獲得正確的結論
C.使大試管內氯酸鉀先分解
②分析乙圖曲線,能夠得到的正確結論有 .
A.小試管中固體分解放出氧氣所需溫度比較低
B.小試管中固體分解放出氧氣的速率較快
C.大小試管中固體完全分解放出氧氣的體積相同
D.大試管中固體完全分解放出氧氣的體積比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H2O2、CO2、SO2、O2等四種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 都含有氧氣 | B. | 都含有氧元素 | C. | 都含有氧分子 | D. | 都含有2個氧原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