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請你參與實驗,并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紅磷燃燒的現象是放出熱量、冒出大量的白煙;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是4P+5O
2$\frac{\underline{\;點燃\;}}{\;}$2P
2O
5;上述實驗和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實驗(將汞與空氣封閉在一起加熱,生成氧化汞)的化學反應都屬于化合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2)圖Ⅰ實驗不僅可以說明氧氣占空氣的體積分數,還可以說明氮氣具有的化學性質有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或不與紅磷反應)(只需寫一點).
(3)用圖Ⅰ實驗裝置測定的結果是:集氣瓶內水面上升明顯大于瓶內空氣體積的$\frac{1}{5}$,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是在將燃著的紅磷伸入裝置時動作緩慢,致使裝置內的部分空氣逸散出來.(只需寫一點)
(4)某學生用木炭代替圖Ⅰ中的紅磷,當木炭停止燃燒,集氣瓶冷卻到室溫.打開彈簧夾后,發現水不能進入集氣瓶,原因是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占了氧氣的空間,若仍用木炭代替紅磷,你對該生的實驗方案應作何改進,才能保證實驗成功?在集氣瓶中放一些氫氧化鈉溶液(只需答出實驗方案中須改進的地方).
(5)圖Ⅱ是該興趣小組的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改進裝置(選用容積為45mL的18×180mm的試管作反應容器),其實驗的操作步驟如下:①點燃酒精燈;②撤去酒精燈,待試管冷卻后松開彈簧夾;③將少量紅磷平裝入試管中,將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處,并按圖Ⅱ中所示的連接方式固定好,再將彈簧夾夾緊橡皮管;④讀取注射器活塞的數據.你認為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是③①②④(填序號);圖Ⅱ實驗中,注射器活塞將從10mL刻度處慢慢前移到約1 mL處才停止;對照圖Ⅱ實驗,你認為圖Ⅰ實驗有何不足之處圖Ⅰ不如圖Ⅱ嚴密,測量誤差大(回答一點即可).
(6)經過研究討論后該興趣小組又設計了如圖Ⅲ的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改進裝置.主要操作是:在實際容積為150mL的集氣瓶里,先裝進50mL的水,再按圖連好儀器,打開止水夾,按下熱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點燃.(已知白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
①白磷從燃燒到熄滅冷卻的過程中,瓶內水面的變化是先下降后上升;若實驗非常成功,最終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70 mL.
②集氣瓶里預先裝進的50mL水,在實驗過程中起到哪些作用?ab (填寫序號)
a.加快集氣瓶冷卻
b.液封導氣管末端以防氣體逸出
c.緩沖集氣瓶內氣壓的驟然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