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下列實驗中出現的異常現象分析合理的是( )
| A. | 制取CO2氣體時,始終收集不到CO2﹣﹣收集CO2的集氣瓶沒蓋嚴 |
| B. | 加熱堿式碳酸銅固體粉末時,試管破裂﹣﹣試管口略朝下傾斜 |
| C. | 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集氣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過長 |
| D. | 驗證空氣中氧氣含量時,進入集氣瓶中的水少于﹣﹣氣密性不好 |
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驟和注意點;給試管里的固體加熱;空氣組成的測定;氧氣的化學性質.. | |
專題: | 常見儀器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
分析: | A、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氣,采取向上排空氣方法收集,集氣瓶沒蓋嚴不會影響二氧化碳的收集; B、若試管口略朝下傾斜不會引起試管的炸裂; C、鐵絲燃燒放出大量的熱,反應后的高溫生成物若直接濺落在集氣瓶底,瓶底會炸裂;而引燃火柴過長則可能造成鐵絲不能燃燒; D、驗證空氣中氧氣含量時,需要裝置的氣密性要好;而進入水的量少于,則可能是由于氣密性不好所造成. |
解答: | 解: A、制取二氧化碳時,始終收集不到氣體,可能是由于裝置漏氣所引起;而收集時集氣瓶沒蓋嚴并不影響氣體的收集.故A錯誤; B、若試管口略朝下傾斜不會引起試管的炸裂,故B錯誤; C、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為了防止高溫生成物直接落在瓶底而使瓶底炸裂,而在集氣瓶底放少量水或鋪一層沙;故集氣瓶底炸裂,可能是由于集氣瓶底沒留水或未鋪沙,與引燃火柴過長無關,引燃火柴過長只會造成氧氣的大量消耗.故C錯誤; D、驗證空氣中氧氣含量時,需要裝置的氣密性要好;而進入水的量少于,則可能是由于氣密性不好所造成.故D正確. 故選D. |
點評: | 常見的實驗現象的分析方法:收集與此有關的資料,對能夠引起異常現象原因作出假設,然后判斷所給的信息是不是可能引起這樣異常現象.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一種小球代表一種元素的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該反應中共涉及到三種元素 B.該反應的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
C.圖中反應物都是化合物 D.該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發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邏輯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 A. | 因為H2O和H2O2的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 |
| B. | 因為蠟燭燃燒生成CO2和H2O,所以石蠟組成里一定含有C、H、O三種元素 |
| C. | 因為氧氣和氮氣沸點不同,所以工業上可用分離液態空氣法制得氧氣 |
| D. | 因為二氧化碳氣體不支持燃燒,所以能使燃燒木條熄滅的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氣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日常生活中發生的變化,前者屬于物理變化,后者屬于化學變化是( )
| A. | 酒精燃燒 蠟燭融化 | B. | 冰雪融化 干冰升華 |
| C. | 剩飯變餿 高梁釀酒 | D. | 滴水成冰 鐵鍋生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玻璃導氣管的使用圖示正確的是(省略夾持和加熱裝置)( )
| A. | 用排水法集氣 | B. | 向上排空氣法集氣 |
| C. | 用高錳酸鉀制氧氣 | D. | 檢驗二氧化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有以下裝置、儀器和藥品.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1)寫出儀器的名稱:F .
(2)寫出裝置A中實驗室制氧氣發生的符號表達式是 ;此裝置有兩處錯誤,請任意指出其中一處錯誤 .
(3)寫出裝置B中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把H與B組合,操作彈簧夾可以使反應停止或發生,還可以從“C至H”中選擇儀器 (填序號,下同)組裝一個可隨時使反應發生或停止的裝置;若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且能控制反應劇烈程度,應選E(或F)和 組合.
(4)若用裝置I所示醫用塑料袋進行排空氣法收集CO2,則CO2導入端為 (填“a”或“b”),若需檢驗此裝置中CO2是否已集滿,將 置于 (填“a”或“b”)口即可.
(5)用裝置J所示礦泉水瓶可以證明CO2與澄清石灰水確實發生了反應,振蕩后,其現象是 ,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6)某同學想用裝置K制取CO2,廣口瓶內的反應進行較長時間后,用燃著的火柴放在集氣瓶口,火焰仍不熄滅的原因是 ,為解決這一問題,在不改變原有儀器的基礎上添加一種儀器即可,請把該儀器畫在圖K中應該放置的位置.加了該儀器以后,還有一個優點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視黃醇對治療夜盲癥有重要的作用,化學式可表示為C20H30OX,相對分子質量為286.下列有關視黃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視黃醇屬于氧化物 B.視黃醇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2:3
C.視黃醇的化學式中X=2 D.視黃醇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10.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