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重要的金屬材料,在工農業生產和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
I.鐵的應用
(1)下列鐵制品的利用與金屬導熱性有關的是 ▲ (填字母,下同)。
A.鐵鉗 B.鐵鍋 C.刀具
(2)“納米α-Fe粉”可以用于食品保鮮,稱之為“雙吸劑”,因為它能吸收空氣中的 ▲ 。
II.鐵的冶煉
工業煉鐵的原理是高溫下用CO作還原劑,將鐵從氧化物中還原出來。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以赤鐵礦為原料,在高溫下煉鐵的化學方程式: ▲ ;
(2)高爐煉鐵中,焦炭的作用除了可以生成一氧化碳外,還能 ▲ ;
Ⅲ.實驗探究煉鐵原理
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中模擬工業煉鐵的原理,并探究CO與Fe2O3反應后的產物。
通過查閱資料知道:①草酸(H2C2O4)固體與濃硫酸混合加熱會產生一氧化碳,反應方程式為:H2C2O4 CO↑+ CO2↑+ H2O。
②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反應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
③常溫下,Ca(OH)2微溶于水;
于是他設計了下圖的實驗裝置,結合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圖A是用固體草酸和濃硫酸制取CO的反應裝置,你認為應選擇下圖中的 ▲ (填裝置編號);
(2)圖中裝置C、D的作用分別是 ▲ 、 ▲ ;
(3)為了證明產物中有二氧化碳,裝置F中的試劑應該是少量的 ▲ (填試劑名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
(4)該裝置設計有一個明顯缺陷,你認為是 ▲ 。
(5)實驗時準確稱取一定質量純凈的Fe2O3固體按上圖進行實驗,當E中固體全部變黑后,繼續通入CO直到玻璃管冷卻。將得到黑色的固體加入到足量的稀鹽酸,發現固體全部溶解,但無氣泡產生。
查閱資料:a. 鐵的氧化物在足量的稀鹽酸中均能全部溶解。
b. Fe2O3與CO反應的固體生成物可能情況如下:
根據“無氣泡”猜想,黑色粉末可能是:① Fe3O4 ;② ▲ ③ ▲ 。
(6)定量分析 用電子天平稱量得部分數據如下:
玻璃管質量 | 玻璃管及其中固體的質量 | 裝置F及其中物質的總質量 | |
反應前 | 28.20 g | 33.00 g | 300.0 g |
反應后 | 32.84 g | 300.4 g |
根據上述數據,純凈的Fe2O3固體質量為 ▲ g,請選擇有效的數據,推斷出反應后黑色固體的成分。(寫出計算過程) ▲
根據推斷結果,寫出該實驗中玻璃管內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給固體物質加熱時引起試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
①試管外壁有水;②試管口向上傾斜③試管底部跟灑精燈芯接觸了;④試管質量不好;⑤試管里藥品太多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了測定實驗室中氯酸鉀樣品的純度,某學習小組取2.5g該樣品與0.5g二氧化錳混合,加熱該混合物t1時間后(假設雜質不參加反應),冷卻,稱量剩余固體的質量,重復以上操作,依次稱得加熱t1、t2、t3、t4時間后剩余固體的質量,記錄
數據如下表:
| t1 | t2 | t3 | t4 |
剩余固體質量/g | 2.48 | 2.34 | 2.04 | 2.04 |
(1)在________時間后,該樣品中的氯酸鉀已經完全反應 (1分)
(2)完全反應后產生氧氣的質量_______________ (1分)
(3)該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金屬材料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1)生鐵和鋼都是鐵合金,性能優良,硬度均比純鐵 ▲ (填“大”或“小”),其中生鐵中含碳量為 ▲ 。生鐵和鋼在潮濕的空氣中均易銹蝕,本質是鐵和空氣中 ▲ 和 ▲ 反應;
(2)家用鋁壺表面常有灰色斑點,這是因為 ▲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鋁壺內的水垢[含CaCO3]可用廚房中適量的 ▲ (填名稱)去除;
(3)現代濕法冶金的先驅是指 ▲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屬于 ▲ 反應(基本反應類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關下圖中甲、乙、丙、丁所示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甲實驗的目的是檢驗氫氣的純度,如果聽到尖銳的爆鳴聲,則氫氣不純
B.乙實驗說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C.丙實驗可證明通常情況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D.丁實驗既可證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證明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只用一種試劑,一次性驗證銅、鐵、銀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該試劑是 ( )
A.Cu(NO3)2溶液 B.Fe(NO3)2 溶液 C.AgNO3溶液 D.稀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梅花》)詩人在遠處就能聞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間有間隔 D、分子在不斷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